• 索 引 号:QZ07129-0101-2021-00035
    • 备注/文号:南简报N024号
    • 发布机构:南安市统计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1-08-19
    南安统计信息(第17期)
    时间:2021-08-19 10:44

    2021年上半年南安市商品流通市场运行情况

      2021年上半年,在南安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各项促消费政策落实,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和活力,批零住餐行业经营稳定复苏,消费市场运行继续回暖,向好态势持续巩固,但由于基数前低后高等原因导致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回落。

      一、商品销售额基本情况

      2021年上半年,全市批零住餐四行业实现累计销售额797.6亿元,同比增长41.3%(居泉州各县(市、区)第二位),比2019年同期增长39.6%,两年平均增长18.2%。

      (一)四大行业稳步增长

      随着国内防疫控疫形势好转,南安市生产和居民消费持续增长,商品流通市场保持活跃。

      从规模看,上半年限上批零住餐四行业销售额371.3亿元,同比增长59.5%,增速居泉州各县(市、区)第一位;限下批零住餐四行业销售额426.3亿元,同比增长28.6%,增速居泉州各县(市、区)第三位。

      从行业看,上半年限上批发业销售额302.2亿元(占限上销售额81.4%),同比增长66.2%,拉动限上销售额增长51.7个百分点;限上零售业销售额64.1亿元(占限上销售额17.3%),同比增长32.4%,拉动限上销售额增长6.7个百分点。从上半年累计营业额看,住宿业和餐饮业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限上住宿业营业额2.1亿元,同比增长70.9%;限上餐饮业营业额2.9亿元,同比增长129.4%。

      表1:2021年上半年南安市限上批零住餐四行业结构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情况

      全市341家限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中,2021年上半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有63家,合计实现销售额280.9亿元(占限上销售额的75.7%),同比增长64.9%,比全市平均水平高5.4个百分点。其中,2021年上半年,全市销售额排名前20的限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合计实现销售额201.6亿(占限上销售额的54.3%),同比增长50.7%,拉动限上销售额增长29.1个百分点。(二)龙头企业引领显著

      2021年上半年,在各项促消费政策以及“五一”小长假等因素带动下,南安市消费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6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7.9亿元,同比增长21.0%,比2019年同期增长10.6%,两年平均增长5.2%。

      (一)稳步向好,限上限下增速放缓

      上半年,全市限上、限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但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回落。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94.1亿元,同比增长28.3%,较一季度下降8.6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6.7%,两年平均增长3.3%;限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13.8亿元,同比增长19.0%,较一季度下降7.2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12.0%,两年平均增长5.8%。

     图1  2020.6-2021.6南安市限上、限下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增长情况

      (二)基础保障,基本生活类商品持续增长

      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统计的商品类别中,基本生活类商品保持较有力的增长趋势。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3.0%,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2.3%,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1.0%,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

      (三)品质引领,消费升级类商品表现抢眼

      疫情未改消费升级趋势,居民对升级类商品依旧需求旺盛,同时境外受疫情影响较重,居民出境购物活动减少,部分消费需求转向国内,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等用于满足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品零售额快速增长。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快速增长187.5%、152.9%,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215.2个、148.4个百分点。

      (四)供需旺盛,居住及出行类商品稳健增长

      近期房地产市场呈现平稳态势,居住类商品销售增势平稳。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9.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实现零售额9.4,同比增长19.9%。出行方面,上半年在春节及“五一”小长假的带动下,自驾游、周边游对“两桶油”的需求稳定,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实现23.7亿元,同比增长52.3%,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1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商品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限下转限上”进度缓慢,停产停业压力增加

      一方面,限上单位新增工作进度缓慢。2021年全市限上月度新增任务数 33家,截至6月份,仅新增入库2家企业(批发、零售业各1家),进度远远不达预期,我市企业“限下转限上”潜力亟需挖掘。另一方面,停产停业企业增加,对下半年销售额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造成一定压力。经了解,全市有19家限上单位因资金困难、经营不善等原因停业关闭,19家限上停业企业销售额下半年基数合计17.7亿,零售额基数8.7亿,将分别拉低下半年限上销售额、零售额5.9个、11.1个百分点。

      (二)类别相对集中,重要商品增长速度放缓

      我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相对集中,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两大类对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上半年,两大重要商品实现零售额44.4亿元,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47.2%,同比增长30.9%,增速较1-5月下降2.8个百分点,两大商品增长空间有限。尤其汽车类消费增速明显放缓,6月份汽车类零售额4.6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较5月份回落5.8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进一步减弱。

      (三)样本评估不易,限下单位增长空间有限

      在GDP核算工作中,限上销售额与限下销售额比例约为3:7,因此限下销售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市95个限下抽样调查单位由11家法人单位和84家个体经营户组成,样本均已在库多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后续增长空间有限。同时,样本单位中的个体经营户大部分没有专职统计人员,收入支出没有规范健全的台账,仅能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记录作为数据来源资料,对样本单位数据进行评估有一定难度,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四、下一步措施

      (一)抓好升规入库工作,发挥新增企业贡献作用

      新入库企业,是销售额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新鲜血液,是拉动销售额及社消的重要力量,需高度关注并做好升规入库工作。一是积极排查潜力单位。与商务、市监、税务等部门加强信息沟通,摸排市场前景好、有达规模潜力的企业,做好跟踪工作,一旦符合条件,及时指导乡镇(街道)开展新增入库纳统工作。二是大力推动连锁经济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扩充规模,增开连锁门店,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三是推进“个转企”有序进行。梳理实力强、代表性好的零售及餐饮个体工商户,掌握其经营状况,做好宣传动员及协调沟通工作,引导其“个体转法人”,逐步培育“转限上”潜力,争取达标单位做到“应统尽统”。

      (二)推进产销分离工作,发挥规上企业衍生作用

      产销分离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工业生产专业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工业产品贸易精细化,培育贸易公司成长,探索新型营销管理,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鼓励规上工业产销分离设立全新独立贸易公司,选择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如产值10亿元以上)作为重点突破,设立专项政策补助,提高对纳入限上批零住餐业统计范畴的产销分离新设贸易公司的奖补力度,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加强指导,充分发挥规上企业衍生作用,壮大第三产业,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三)做好样本培育工作,发挥限下单位支撑作用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辅调员业务素质。统计调查工作专业性强,只有加强对样本单位和辅调员的业务培训,指导其正确报送限下抽样调查样本相关统计数据,才能确保数据源头质量,正确及时反映样本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二是建立基础台账,保持调查样本单位的稳定性和可增长性。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和规范样本单位的原始记录,对调查数据定期复查及监督,跟进样本经营情况,及时更新需退换样本,培育新样本的增长空间,充分发挥限下样本决定性作用。

      (南安市统计局  曾明静)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