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7105-0101-2025-00020
    • 备注/文号:南科函〔2025〕48号
    • 发布机构:南安市科学技术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6-05
    关于南安市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97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5-06-07 11:16

    省新代表团:

      你们提出的《关于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关于“制定政策以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资,例如提供税收减免和财政补助,以此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南安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超越三年行动方案》(南委〔2021〕19号)《南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安市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措施》(南政办规〔2024〕14号),对新认定省、泉州市级科研平台、揭榜挂帅项目等企业主体给予奖补。严格落实各级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等各项科技惠企奖补政策。持续将支持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优化创新生态,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创新要素高效集聚,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关于“积极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升级人才引进政策;深化青年领军培育工程,完善乡贤人才库;加强政府、协会、企业和高校等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布局更多更优质的人才社区、人才之家等,高水平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紧扣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纵深推进人才“港湾计划”和“拼创新·聚人才”重点专项,以高水平人才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人才全链条引育。健全“1+7+N”人才政策体系,推动强师惠师8条、卫生人才引育12条、高技能人才10条等政策落地见效。构建“政府+高校+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引才模式,选派招商引才专员76名,引进芯通科技王建钦团队等9个高端人才团队。新增国家和省级重大人才工程2人、省ABC类人才10人、省工科类青年人才22人、泉州市高层次人才1031人。二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好用好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大学南安研究院、华南师大绿色低碳研究院、厦大科技园南安园区等高能级平台,转化落地石材线锯切割等26个产学研成果。新增泉州市大院大所2家、特级人才创新实验室2家。建设提级科技人才创新中心、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芯谷科创中心等三个中心,引进厦大洪明辉院士团队等一批高端人才团队入驻南安科创中心。聘任11名专家教授为首批“院企合作领航员”,对接企业技术需求33项,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三是打造宜居宜业人才港湾。常态深耕人才联络服务,深入开展“走千企、访万才”和“家燕归巢”行动,建立动态南籍在外能人库等人才库,召开南籍医疗专家新春沙龙等人才活动42场次,累计走访慰问人才2400余名,协调解决问题56个。举办创新大会、人才节南安专场、大院大所“赛马”等活动,推动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科研成果同台晾晒。用心优化人才服务保障,落实重点企业骨干人才子女就学等政策,设置2家高层次人才健康体检重点医院,推动33.4万平方米的大型人才社区建成交付,同步配套综合医院、公办学校等,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才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需求。

      关于“深化数字化转型和科技成果智能化应用的推进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紧扣上级推进数字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要求,持续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路径。企业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泉州市创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十点,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大力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场景,鼓励企业加大数字化改造投入,推荐申报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51家,其中15家纳入首批试点企业培育名单,专精特新“小巨人”、创新型中小企业占比达73.33%。

      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释能,竞逐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产业蓝海,抢占低空经济、算力等未来赛道”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积极谋划南翼国家高新区,联合共建了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系列科研平台,谋划落地了一批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项目。成功招引九牧家用机器人、碳纳米管渗透高性能铝基材料生产项目、华茂新能源工程机械等优质项目落地。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在“产业端”“应用端”“空域端”齐发力,可以实现航空运动、巡检监测、应急救援、城市物流、空中文旅、生态治理、航模竞赛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创下8个“全省第一”,飞向“低空经济县域第一城”。

      关于“加快南安市公共实训基地、科技人才创新中心、石材建陶双创孵化基地、芯谷科创中心孵化器等载体建设,引育一批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小批量试生产等服务平台”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日前,科技人才创新中心正式揭牌,首批4个项目集中签约入驻;芯谷科创中心已投用,吸引芯通科技等一系列科技型企业入驻;石材建陶双创孵化基地完成主体建设。同时,依托重点企业及科研院所,指导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泉州)中心中试服务平台、石材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中试基地创建省、泉州市中试验证平台(基地),积极指导华侨大学南安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南安市华南师大绿色低碳研究院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争取省级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今后,针对代表提出的建议,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发展政策环境,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激励作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二是充分发挥各院所、平台引才引智作用,围绕企业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围绕全产业链千亿生态走廊,植入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人才子女入学、就业等需求。三是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政策宣传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数字化改造,为南安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四是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赛道,吸引更多科技资源落地南安,加快招引一批科技企业和先导产业的落地,加快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五是持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在建载体提质增效,重点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试服务能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加速推进孵化平台建设,将科技人才创新中心、南安科创中心打造新兴产业孵化器,有效提升精准服务能力、企业育成能力和生态支撑能力。

      分管领导:吴耀辉

      经办人员:傅刚

      联系电话:86312712

     

     

     南安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6月5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