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7111-0101-2024-00053
    • 发布机构:南安市财政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7-09
    南安市2023年度市属企业国有资产专项报告
    时间:2024-07-23 16:23

    南安市国资办

    2024年6月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南安市2023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企业国有资产情况

      2023年,市属四大集团公司和芯谷公司,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9家,在册员工1009人,资产总额845.21亿元,比上年增加166.91亿元,增长24.61%;负债52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32.90亿元,资产负债率61.62%,比上年上升4.43个百分点;所有者权益324.41亿元,比上年增加34.01亿元,增长11.71%;营业收入81.48亿元,比上年增加12.72亿元,增长18.5%;净利润5.63亿元,比上年减少0.17亿元,下降2.93%。各集团公司积极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承接重点建设项目214个,总投资 1376.1亿元,带动实现实体经营业务、现金流和资产体量快速做大。

      二、2023年推动国企改革发展及国有资产监管情况

      (一)加强市属国有集团公司经营管理队伍建设

      开展四大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公开竞聘活动,经过笔试、面试、考察等阶段,选拔21名竞聘人选报市委常委会研究,四大集团领导班子均于2月初任命到位。组织市属国有集团领导班子成员、集团一级子公司负责人和内设机构中层干部共57名学员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举办市属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举办集团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财务、法务、投资等国有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企业运营法律风险防范培训班。举行项目建设《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专题讲座和“项目设计优化与成本控制管理”专题培训会。

      (二)持续推进产融结合发展

      组建政府性投融资建设项目融资工作专班,指导项目业主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研究、探讨及解决政府性投融资建设项目在融资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全力保障我市政府性投融资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建立健全产业基金体系,与招商资本共同出资设立我市首支产业母基金,基金规模18.02亿元;积极与泉州市级产业基金、创投基金开展对接,明确参股泉州安芯半导体产业基金,拟和省金投、泉州产投基金等成立海丝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基金招商协同联动机制,推动基金管理机构对接项目36个。组织相关人员赴厦门集美、湖里区基金小镇学习产业股权投资业务,到信银(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调研基金运营。

      (三)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内部重组整合

      按照精简效能、企业产权层级不超过三级的原则,指导园区、南翼、能源工贸三大集团各自梳理了业务板块,依照业务相关性原则,通过合并、退股、注销等方式计划清理合并下属企业50家,优化企业管理层级,初步形成较为精简、优化的组织架构。南翼集团根据集团总体业务布局,将业务划分为城乡开发建设、贸易物流、建筑工程、教育、资产运营与投资等五大板块,在前期已经注销7家下属企业的基础上,清理合并下属企业17家,下设二级公司11家、实际经营管理三级公司8家、无实际经营三级公司40家;能源工贸集团整合围绕交通基建、产城开发、能源水务、民生服务、金融贸易、生产经营和农林产业等七大业务板块,清理合并下属企业33家,下设二级公司13家、三级公司25家、无实际经营三级公司36家;园区集团围绕产城建设板块、园区运营与服务板块、产业投资板块、贸易电商板块等四大业务板块,下设二级公司7家、三级公司37家。通过整合,解决企业法人户数多、法人链条长、管理层级过多、管理幅度过大、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构建形成适合集团发展战略和业务结构要求、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企业组织结构。

      (四)夯实细化各项基础工作

      一是组织三大集团经营业绩考核。依照《南安市属国有集团公司负责人薪酬管理及业绩考核暂行规定》,组织对市属三大集团公司2022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及集团公司中层干部2022年度考核,制定2023年度经营发展及业绩考核指标方案。二是做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2023年度市属国有企业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7000万元,下达市属国有企业2023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00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000万元。三是核定工资总额预算指标。按照《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意见》,审核市属国有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方案,并下达2023年度工资总额预算控制指标9954.93万元,其中生产经营类国有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控制指标6406.54万元,投资管理类企业工资总额控制指标合计3548.39万元。四是组建南安国企应急救援队伍。根据《南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提升国企抢险救灾能力 守护城市生命线实施方案的通知》(南政办明传〔2023〕51号)文件,依托市属国有企业组建南安国企应急救援队伍,12月底正式成立并举行授旗活动,队伍总人数600人,其中专职队员77人,常备队员143人,志愿队员380人。五是开展国企内审和监督检查。组织对6个投资项目的投资情况和4家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开展医药企业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利用境外项目佣金中介费牟取私利”专项整治和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检查。

      (五)加强资产运营和对外投资管理

      一是规范市属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审批。2023年共批复办理8个投资项目(其中2个增资项目),投资金额合计35.65亿元;审核报备项目14个,投资金额合计3.31亿元。指导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外投资管理等一系列内控管理制度,并将投资管理指标列入年度考核,激励企业提高投资效益。二是强化国有资产运营监管。印发《关于开展市属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摸排自查的通知》(南国资办〔2023〕25号),要求各市属国有企业完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按照“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原则,明确规范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并常态化更新报送资产台账,保障我市国有资产家底清晰、动态可控、问题可追。规范国有资产出租转让审批,严格按照程序办理市属国有企业资产出租审批,及时指导有关企业做好租后管理工作,督促按时收缴租金,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根据各级巡察建议、反馈和日常监管发现的问题,督促国企排查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失管、闲置、不规范等方面问题,并消化整改到位。

      (六)积极推动国企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导向。2023年南安市国企公开招聘44个岗位,网上报名人数达1952人,通过资格初审人数达1461人,进入面试的人数达112人。经过一系列程序,实际录用36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35人,占97.2%,平均年龄29.5岁。二是建立人才盘点机制。建立南安市属国有企业高层次人才库,并实行动态管理,鼓励市属各国有企业职工积极申报人才项目。经统计,南安市属国有企业现有有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217人,其中:高级职称28人、中级189人,列位市级高层次人才40人。

      (七)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一是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把思想理论学习作为国企党工委委员会、各集团党委会和党支部会议“第一议题”、党员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第一议题”,研究制定《市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点》,指导市属国有企业高标准开展主题教育,举办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培训班。二是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推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绩效管理模式,健全党建考评体系,积极推动党建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激发整个企业力争上游的氛围。三是推动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个环节,切实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出台《南安市属国有企业党支部(党总支)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工作指引(试行)》,进一步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向支部延伸。

      三、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仍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不强,有效资产占比低,经济效益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薄弱。部分企业对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和危机感认识不够,企业拓展外部业务的主动性不足,缺乏发展活力。二是对参股企业进行管控的手段较为单一,防控经营风险的压力大。三是企业层级经营管理授权不清晰,集团层面对下级子公司的财务管控与风险管控能力不高,国有资本的监管难以实现由上到下的垂直管理和无死角监督。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第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新经济发展战略和对国企改革发展的要求,谋划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提升行动,进一步激发市属国企动能和活力,推动国有企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南安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健全国企现代企业制度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加快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优化调整,系统重塑决策制度体系,落实党委前置研究讨论程序,建立并完善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增强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作用,保障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职责。清晰界定集团公司与权属企业的职责边界,做好经营权限下沉。

      (二)加快国企市场化转型

      通过盘活、整合原有沉淀资产资源,优化政府资产配置,向国有企业注入具有经营收益的优质资产加强经营能力。引导国有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延伸行业拓展盈利空间。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以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经营责任制,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建立健全市场化用工机制,对集团公司及其下属企业用工实行总额控制,建立以岗位管理为基础,推行基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岗位退出机制,逐步建立起“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用人机制,以管总量、管预算、管制度、管监督为主,督促指导企业完善内部工资分配制度,科学合理确定职工薪酬水平,促进企业内部分配机制更加灵活自主,有效激发员工活力。

      (三)改进国资监管方式

      持续优化经营发展和业绩考核,实现监管职能监管方式更加高效,国企监管事项及管理权限清单实行动态管理,集权有度、授权有章,积极释放企业经营活力。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国有企业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人员的选派和竞聘要根据企业实际,科学合理配备,为国企改革和发展提供组织和机制保障。加强国资监管服务“数字赋能”,加快国资监管信息化平台打造运用。加大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力度,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风险管控机制,严防经营风险。建立重大案件预警和防控机制,定期开展法律纠纷风险排查,落实重大案件报告制度。

      (四)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完善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弱化、虚化、淡化”问题,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创新国有企业党的工作机制,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健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绩效管理和考评体系,搭建市属国有企业重大项目、重大任务攻坚活动载体,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企业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创新党组织活动载体,把更多的现代化教育手段与科技手段运用到党组织活动中来。抓好一线岗位党员的培养,加强对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力度,提升党务工作者的能力水平、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