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南安市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及《中共南安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法治政府建设领导
1.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报告会,举办科级及以下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组织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二是调整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人事调整,及时调整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推进法治市场监管工作。
2.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领导干部意识和法治思维。组织50名执法骨干和案件审核人员,通过“法治教育网”回看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视频进行学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二)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1.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有关要求,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2.加强执法人员法治培训。制定年度干部培训计划,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线上、线下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会19次。组织执法人员通过市场监管总局网络学院开展不少于60学时的政治理论、执法业务知识、行政执法技能等学习。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400余人举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暨行政执法规范化专题讲座。举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辅导讲座,举办行政处罚程序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培训会。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观看法院庭审视频录像回放2次,组织执法人员参加6场现场旁听庭审活动。举办南安市市场监管系统2024年度执法稽查技能竞赛活动,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第三届全国市场监督管理法律知识竞赛,提升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和依法履职能力。
(三)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深化商事改革。在泉州地区率先试行市场监管领域营业执照和许可证件“证照并销”,2024年共办理“证照并销”872户。持续推进“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免申即办”“证照合办”“多证合办”、歇业备案、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检验即办证”等改革举措,推动实施“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企业注销一件事”等集成套餐服务。充分发挥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扎实推进“个转企”及“个转企”证照联办工作。2024年全市新增企业8275户,同比增长6.6%,新增个体工商户22652户,同比增长16.5%,个转企74户。全市共有市场主体22.29万户,其中企业7.11万户,个体工商户15.1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77户。
2.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组织开展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3次,检查企业2421户。开展个体工商户和农专“双随机、一公开”抽查2次,检查主体2905户。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率先在餐饮、药品零售、大型游乐设施、养老服务、医疗、城镇燃气等领域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确保“进一次门、管多项事、一次到位”。实施信用分类监管,优化信用修复,激发主体活力,共开展信用修复19328户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5991户次,标注经营异常28171户次,列入严重违法失信730户次。
3.落实行政执法“四张清单”。贯彻落实《福建省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裁量四张清单(修订)》《泉州市市场监管领域从轻处罚事项清单(2021)年版》,推行柔性执法,开展包容审慎监管。2024年,共依据相关规定做出不予处罚143件,减轻处罚16件,减免当事人经济负担563.9万元。
4.开展行政指导工作。印发《南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在市场监督管理领域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推进行政指导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行政指导工作部署会1次、行政指导工作推进会3次,扎实推进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行政指导。聚焦行政审批事务辅导制、查处违法疏导制、合规经营指导制、维权兴企引导制开展行政指导,共开展行政指导1734次,梳理总结13个行政指导典型案例。
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加强沟通协作。成立以市领导为组长的市委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工作领导机构运行机制。二是拓宽维权渠道,健全解纷机制。加强与公安局、司法局、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行政和司法合作,持续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成立泉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南安分中心、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知识产权专家库、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三是优化政策,激发创新活力。出台《南安市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奖励政策,鼓励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发明专利产出高地。2024年,我局共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33件,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30件,假冒专利7件。
6.落实公平竞争制度。一是制定《南安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回头看”工作的函》(南公审办函〔2024〕1号),组织各政策制定部门对照《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等法规规定,逐件研究清理意见并落实,确保清理到位。二是组织各政策制定部门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清理工作,重点对妨碍市场准入和退出、妨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影响生产经营成本、影响生产经营行为等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进行清理规范,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秩序公平。对2023年、2024年梳理排查的问题清单进行再核实、再排查,全市共“回头看”梳理排查政策措施 131份,新增排查2件,已废止或公告废止的政策措施有4件,已失效的4件,发现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文件3份(其中2件已废止、1件已自然失效)。
7.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一是制定《南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深入开展2024年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统一思想和工作部署,确保专项行动顺利开展;加强监管队伍业务能力建设,通过组织反垄断知识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二是紧扣重点热点,坚持打宣结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民生关注热点话题,利用培训、微信工作群等形式开展常态化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反垄断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同时,聚焦民生领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医药、教育、水电气、建筑材料、金融等为重点领域,加大执法力度,加强走访指导,严查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企业落实合规主体责任,共出动执法人员34人次检查各类单位61家次。
(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依法行政水平
1.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一是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程序。严格按照《福建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泉州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规范性文件,落实合法性审查要求,行政规范性文件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制度。二是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和备案工作。对以市政府或者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定的3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清理工作,保留(继续有效)3件。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制定的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
2.调整梳理权责清单。根据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重新梳理调整公布我局权责清单共841项,其中:行政许可19项、行政处罚656项、行政强制37项、行政监督检查58项、行政确认2项、行政裁决3项、行政奖励6项、公共服务2项、其他行政权力22项、其他权责事项36项明确权责事项,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为依法行政提供基础保障。
3.严格落实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组织30名新录用和调入人员报名参加2024年行政执法资格综合法律知识、专业法律知识考试,考试成绩均合格。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申领工作,组织19人申领行政执法证。共有在职在编人员306名,持有行政执法证人员295名,持证率95.5%,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
4.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开展季度执法监督检查4次,采取随机抽取案卷,通过交叉互审与集中审理方式开展评查工作,检查56件行政处罚案件卷宗、20件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案卷音像记录情况,检查市场监管所涉案财物管理、投诉举报处理和行政许可办理情况,对检查情况进行分析、通报,督促问题单位及时整改,举一反三,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5.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定印发《南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争议应对处理工作机制》,规范执法人员行政争议应对处理,明确主办人员负责制,实现100%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深入做好复议应诉工作。推行主办人员和公职律师“1+1”出庭应诉模式,充分发挥公职律师法律专业优势,一对一挂钩诉讼案件,配合主办人员准备相关材料和出庭应诉,并通过法律顾问诉前指导机制,出具法律意见书,有效提升复议应诉效果。今年,我局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189件、行政诉讼案件5件。
(五)加强重点领域执法,维护市场监管秩序
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开展重点专项整治,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结合监督检查、食品抽检、舆情监测和举报投诉等多种手段,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618起、罚没款165.64万元,其中移送公安机关5起。开展监督抽检5682批次,不合格155批次,合格率97.27%。依托基层市监所快检室,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14230批次。
2.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开展药品使用环节“清规”、药品零售企业“清方”、药械化网络销售环节“清网”、化妆品委托生产“清责”、医疗器械质量安全规范提升行动等专项检查工作加强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检查,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2024年以来,完成药品监督抽样60批次、快检210批次,化妆品监督抽样7批次,医疗器械监督抽样6批次。共查处药械化违法违规案件49件。
(六)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1.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一是制定2024年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和普法计划,制定各业务科室2024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和普法宣传主题,推进“八五”普法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二是开展主题普法。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知识产权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计量日、质量月、安全用药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主题普法宣传,共发放宣传材料39000余份。三是开展行业普法。开展食品、特种设备、知识产权、水暖卫浴、消防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等行业培训会、约谈会38场次,开展合规经营指导,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开展以案释法。积极运用发布典型案例、行政处罚文书说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等有效形式加强普法,发布28个以案释法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传播法治精神,提升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意识。五是拓宽普法方式。制作公益普法短视频通过电梯视频循环播放,开展线上有奖答题活动2场,开展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行动,通过外卖员组成电动车志愿宣传队开展普法宣传,印制投放30万条印有“来南安·享食安”食品主题宣传口号的“食安封签”和4.8万枚“食安杯贴”,开展食品“你点我检”“你送我检”,利用商超电子价签、外卖平台点餐页面开展反餐饮浪费宣传,增强普法实效。
2.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是畅通消费维权渠道,落实消费投诉举报登记、分流、受理、查处、反馈等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做好消费纠纷化解工作,今年来共接诉17922件。二是加强ODR企业机制建设。在线纠纷和解机制影响力逐渐增强,运行质量明显提升,覆盖面进一步扩展,今年来ODR企业共自行化解1491件。三是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与法院、司法局的协作,形成合力。联合南安市法院设立消费纠纷诉非联动分中心,建立健全非诉解纷挺前、司法协同保障的诉非联动机制,实现诉非联动资源整合,促进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力争将消费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来共完成24件大调解,7件司法确认。
二、存在问题
法治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市场监管部门职能较广,涉及的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较多,监管力量与监管职能不相匹配,面临人少事多专业性不强,法律法规培训力度不够,执法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专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聚焦群众和企业所需,围绕“便捷、高效、优质”三个方面,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和服务方式,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便利化升级。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实施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二是全面深化市场监管领域改革,着力提升市场监管效能。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质量强市、标准化建设“三大战略”。持续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和民生领域“铁拳行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重点领域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强化市场秩序监管。
三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锻造市场监管铁军。加强法治市场监管建设,推动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扎实推进市场监管队伍能力建设,有效提升队伍履职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