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用数赋智 南安阔步迈向“智造强市”
来源:海丝商报 2025-04-11 14:29 阅读人数:1
目前,南安市产业大脑平台已收集200多万家水暖卫浴企业信息。

  九牧集团成为卫浴行业首家深度应用AI大模型的企业,接入DeepSeek后,办公效率、人才管理及流程审批均实现飞跃式提升;福建省锐丰源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丰源”)利用5G专网精准控制机械臂,开创“石材不落地生产线”模式……

  如今,机器换工、AI技术应用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围绕打造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目标,南安政企联动、协同作战,持续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目前,全市上云上平台企业超650家,在建设“智造强市”上跑出了加速度。

  软硬基础“智”启未来

  机器换工、AI技术应用的大厦,离不开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

  在南安数字科创产业园智慧园区建设项目中,看似普通的设施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5G网络环境的支撑下,智慧路灯集成了宣传、监控、安防等功能,路面的井盖早已装上传感器,实时监测其状态。二者都接入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实现了异常故障快速定位报修。

  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已经进入数据梳理及融合调试阶段;谋划搭建中的“产业大脑”也在不断迭代更新。“产业大脑平台通过全面分析南安五大产业情况,了解产业链缺失或薄弱的部分,利用与第三方大数据机构合作,对标全国同行建立企业数据库,内容涵盖企业的经营情况、投资意愿、潜在风险等多维度信息,帮助实现精准招商。”南安智慧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泽松介绍,目前产业大脑平台已收集200多万家水暖卫浴企业信息。

  依托“产业大脑”,南安市数字化卫浴产业园成功招引到福建拾得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为九牧橱柜事业部、金牌橱柜配套供应商,年产卫浴封边条300吨,全面投产后,将拥有生产线14条,并计划年内升规纳统,有效补充了南安水暖厨卫产业链条。

  在“产业大脑”赋能产业的同时,南安不断引进“外脑”,人才基础日益夯实。近年来,南安先后成立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大学南安研究院、南安市华南师大绿色低碳研究院、南安科技人才创新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初步形成“三院所一中心”的高能级科研平台体系。在全省县域率先开展大院大所“赛马”比拼,通过举办创新大会、院士专家进南安等活动,构建“企业出题-校企联合攻关-技术成果共享”模式,推动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科研成果同台晾晒。2024年,南安累计签订科技合作项目30个,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20项。

  在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上,南安市工信局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申报与梯度培育,强化企业上云上平台支撑;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试点企业申报;主动对接和积极走访评估中小企业83家,今年一季度推动5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其中,重点遴选推荐培育备选企业11家,均已完成泉州市第一批试点企业公示申报。

  机器换工澎湃前行

  在锐丰源展厅,一幅《清明上河图》局部的马赛克艺术画吸引了众多目光。这幅画由3万多个像素小颗粒组成,是锐丰源利用石材边角料变废为宝创作的精美画作。马赛克艺术画的制作需要进行大量微型切割工序,离不开生产线的持续升级。

  在锐丰源智能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翻板机的钩子自动将大石板钩到工作台上,无需人工干预。该公司总经理吴小玉介绍,锐丰源与福建联通、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联合研发5G智能生产线,利用5G专网实现对机械臂的精准控制,开创了石材“不落地生产线”模式。这一创新使得一条生产线操作从过去的27人缩减到6人,一天就能完成500平方米的产量,生产效率高且零错误。

  机器换工不止于切割,石材马赛克艺术画的复杂在于将细微的色块石材拼成图案,传统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用剪钳耐心完成,耗时耗力。为此,锐丰源与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同启动了“石材马赛克艺术画数字化工艺及装备研发”项目。

  “比如在艺术化的贴片工序中,系统会根据颜色数据库的信息,利用机械手的吸盘,精确抓取石材色块,确保每块石材精准贴合。”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谭援强告诉记者,目前正加紧该项目的研发,且已有所突破,有望在今年底进入应用阶段。

  无独有偶,在霞美镇,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泉州)中心撕掉了铸造行业“傻大黑粗”的标签,将传统生产流程中的模具制造、制芯和造型改为3D打印替换,铸件工艺直接从三维图形数据制造出复杂的砂型,铸铁件生产周期从原来的3个月缩短到7至15天,带来了行业变革,也服务了南安产业。

  企业机器换工的需求,也让相关配套企业忙碌起来。南安首家纳斯达克上市企业伊瓦特机器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最近订单不断,其机器人产品拥有门槛低、性价比高的优势,获得了不少本土客户的认可。

  机器换工通过技术赋能增效、管理降本提质,正为南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拥抱AI赋能发展

  不久前,在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新质生产力制造生态和产业全球总部经济两大机遇面前,全球卫浴行业首个家用机器人项目——九牧AI马桶与家用机器人项目落地南安。与此同时,九牧全面接入DeepSeek,通过私有化部署方案构建企业专属Al平台,在确保数据安全、高效稳定性能、企业高度定制服务的前提下,实现营销、研发、制造、供应链及职能管理等全价值链的智能化改造。

  AI融合驱动产业跃升,在南安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

  南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已正式接入DeepSeek,群众通过手机进入“数字政务门牌”,就能找到“小南智办”,询问业务办理的问题,系统在深度思考后进行快速回答。

  为推广AI深度应用场景与典型案例,构建“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南安接连举办多场创业辅导活动。针对AI应用中普遍关注的内容偏差、数据隐私、部署成本等难题,提出“多次提问+原始素材辅助”的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落地路径。

  在刚落幕的南安市“四链”融合及内外贸一体化系列活动中,精彩纷呈的展会同样可以觅得AI技术的踪影。在“跨境讲堂及系列活动”中,阿里巴巴国际站泉州合伙人张辅铁分享在当前AI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如何运用DeepSeek等AI工具进行文案、图片、视频、选品等,助力南安优品出海。

  今年是《南安市智能制造数字化赋能三年行动方案》的收官之年,如何实现“到2025年底,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市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泉州市前列”的目标?南安正全速冲刺,渐入佳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