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中心 > 南安要闻
五方面17条措施 南安打造先进制造业人才高地
来源:海丝商报 2023-03-01 09:35 阅读人数:1

  日前,《南安市建设先进制造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台,通过五大方面17条措施,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人才高地,助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方案》明确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人才总量突破10万名。建成高水平科研平台和新型科研机构等高能级制造业人才平台20家以上,布局特色鲜明、产出效益显著的创新综合体10个以上,实施技术水平先进、应用前景广阔的科创项目20项以上,培育行业急需的专业化服务机构20家以上。

  打造高素质制造业人才大军

  打造高素质制造业人才大军方面,《方案》提出,坚持两条产业赛道并排奔跑、创新突围,围绕构建“4+2”现代产业体系精准引才育才。沿着产业链建立人才需求库,制定产业专项人才政策、市重点企业骨干人才子女就学支持办法,落实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联动机制。深耕产教融合,打造行业认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支持建设产业领军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办学的现代产业学院,探索推广与高校深度合作的产教融合创新实验班模式。加大高校毕业生招引,扎实开展“涌泉”行动,深化“四位一体”校企合作南安模式,持续拓宽线上、线下引才网络,探索“订单式”“冠名班”等多元化培养方式。积极开展“南商大讲堂”“南商小沙龙”等培训活动,鼓励依托制造业龙头企业牵头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联合建设检验检测共享中心、公共实训基地、产业创新与公共服务平台,推广“人才合伙制”等,扩大人才自主评价适用企业范围。创新灵活用智模式,在人口流出地区探索设立“劳务协作工作站(点)”模式,持续创新科技特派员选派模式,落实常态化选派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国企管理人员到高校挂职。

  建成高能级制造业人才平台方面,打造点面结合科创矩阵,主动融入全省沿海科创走廊布局,加强上海大学南安研究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新中心运作,高标准建设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筹划建设各类创新载体,构建“一廊多中心”的科创矩阵,形成创新人才集聚的“磁吸效应”。培育产业急需平台,积极嫁接国内外优质平台资源,新增一批根植行业、共建共享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大力支持头部企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联合相关领域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一批赋能作用大、支撑引领强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重点产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大力鼓励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盘活做强存量平台,分类指导推进现有大院大所以及条件成熟的行业、企业创新平台实行“平台+企业”市场化运营模式,并给予创新券补助、财政奖补、创投融资等扶持。

  做强高产能制造业创新综合体

  做强高产能制造业创新综合体方面,构建创新雨林,结合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探索把亩产人才、R&D投入强度、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占比等作为重要指标,提高园区的人才“浓度”、科技“含新率”。拼图熟化创新链条,建设省级以上初创孵化平台或成果转化平台,探索规划建设若干产业化中试园区,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专业机构运营、社会资本参与的中试熟化平台投建机制,提升高端人才创新项目在南转化率。布局创新飞地,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到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密集区设立科创孵化基地、产学研协同中心、离岸创新中心、研发设计中心、飞地研究院、工业设计研究院,科学整合利用、转化落地国际国内创新资源。

  实施高质量制造业科创项目方面,畅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健全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组建职业化“科技红娘”队伍,建立前沿科技成果追踪、对接机制,拓宽科创项目落地转化“源头支撑”。强化产业协同创新,实行“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产业园区”科创模式,推广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龙头制造企业、科研院所牵头的创新项目。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攻坚行动,推动涌现一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项目,每年常态评审资助1个以上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立项支持10个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能实现重大产业突破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和项目,“一事一议”进行集成式、组合式支持。

  培育高水平制造业服务机构方面,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制定支持机构引才办法,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高水平服务机构和高素质从业人员数量翻番。探索打造科创“中间体”,推动市属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积极参与天使投资等组成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知识产权运用转化,依托泉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快速预审高价值发明专利,引导企业进行备案,促进南安发明专利达到量质齐升,探索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吸引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在南落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