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01-16 18:08 阅读人数:1

  前言

  “十一五”是南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指示精神和具体要求,按照《中共南安市委关于制定南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和实施《南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着力改善民生,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的具体行动,对南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以谋求发展的意识、服务大局的合力、应对风险的气势、攻坚克难的精神,以新视野、新思路、新措施、高起点建设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构建和谐南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纲要》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社会纲领性文件,是全市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年度计划、专项规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努力保证“十一五”总体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

  第一部分 “十一五”是建设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的关键时期

  “十一五”南安将进入新的跨越式发展时期,又恰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且相互转化,面临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优化升级经济结构、有效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振兴南安形象、走在全省前列、建设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的重大任务。

  一、“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全市人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突出发展,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下同)243.5亿元(不考虑经济普查数据调整因素), “十五”时期(下同)年均增长10.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9.9:52.3:37.8调整为6.0:55.3:38.7;工业总产值394.8亿元,年均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5.8亿元, 年均增长24.2%;财政总收入16.0亿元,年均增长18.1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8亿元, 年均增长1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5亿元,年均增长13.2%;出口商品总值2.50亿美元,年均增长23.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9亿元,年均增长10.7 %;全市供电量29.1亿度,年均增长14.5%。

  (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95元,年均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5904元,年均增长6.4%。居民恩格尔系数42%以下,人居环境继续改善。

  (三)市场不断发育,品牌不断涌现。建成中国石材城、中国水暖城、中国粮食城、石井海峡农产品物流中心、福建环球家居博览园等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市场。涌现了金鹿、溪石、九牧、中宇、辉煌、申鹭达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

  (四)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中心市区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建成区面积由10.28平方公里扩大到15.8平方公里。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和市政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城镇化率达30%,水头和梅山分别被列为全国、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五)社会事业加速发展。科教兴市战略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取得可喜成绩。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教科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31%。15周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年,每千人医生数0.72人,平均期望寿命74岁,城镇登记失业率1.0%,社会保障覆盖率57%。科教事业稳步推进,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市(县)、全国科普示范市和全国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群众性文化、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发展,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和全国体育先进县(市)。社会救助、优抚安置不断强化,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和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各种传染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基本建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

  (六)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强化发展意识,着力形成良好的合力和氛围;强化攻坚克难,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统筹协调,大力建设和谐社会;强化作风保障,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系进一步完善,国投公司进一步发挥作用,经营性、事业性、资源性国有资产得到有效盘活,国企改革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加快。市场经济、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扎实推进。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达0.95亿美元(报表口径)。在全国各地组建13家南安商会,开展各种联谊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与海内外南安乡亲和社团的联络,港澳侨台捐资五年累计超五亿元。扩大对台合作交流,顺利开通了至金门的货运航线。

  (七)民主政治和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八)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至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148.4万,人口自然增长率5.15‰,圆满完成了“十五”人口计划。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形势和周边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国际上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产业转移加快,有利于我市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看,我国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期,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全面升级,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我市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海峡西岸”第一次正式写入了中央文件,明晰了“海峡西岸”的界定,凸显了“海峡西岸”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独特作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全省人民的历史性任务。认真贯彻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和泉州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积极参与全省、泉州市的分工,围绕全局站位,结合我市实际,凸显南安在全省和泉州市区域布局中的特点、地位和作用,努力把南安建成“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这是历史赋予南安148万人民的光荣任务,是上级领导的期望,是时代的要求,是民情民意民利所系。

  我市位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大中心城市泉州和厦门中心区域,与台湾、金门隔海相望,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泉三高速公路、福厦高速铁路的建设,将为我市构筑更为便捷的交通网络。泉州石井对台客运码头和联检大楼、滚装码头、粮食码头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强港口辐射功能,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展望未来的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南安,在幅员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82公里、总面积203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2.8公里的大地上,由溪美、柳城、美林、省新组成新市区坐立中部迅速崛起;著名的官桥、水头、石井雄踞南部率先发展;丰州、霞美凭借东部矫展新姿;仑苍、英都、东田、翔云立足西部大显特色;洪濑、康美、梅山、洪梅、罗东、九都、乐丰、向阳、雪峰位居东北部综合发展;诗山、金淘、码头、蓬华、眉山环抱西北奋起腾飞。全市侨乡文明绽放、工贸繁荣、社会和谐、环境友好,400多万的南安海内外乡亲,人心思进,安居乐业。镌刻着“中国建材之乡”、“中国龙眼之乡”、“福建省经济发展实力十强县(市)”等一系列荣誉历史的南安,将承前启后,以更加辉煌的业绩屹立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闽南“金三角”中心区,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走在前列的明星城市。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相对于邻近经济发达地区,我市经济实力还显薄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低于泉州市平均水平,经济做大做强存在较大压力;受国际贸易壁垒和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应对国际风险的能力不足;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规模不大且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企业,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经济社会效益低,影响环境质量;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消除;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力度不足;城市化进程滞后,中心城区的集聚扩散效应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自然灾害防御能力不强,建设和谐社会压力大。这些复杂难题,只能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来解决。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十次全会、泉州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机制体制,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建设,坚持以振兴南安形象,走在全省前列,加快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加速工业化,提升城市化,推进市场化,融入国际化,着力提升综合实力,努力建设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二、目标任务

  “十一五”时期要在经济发展、体制创新、对外开放、文化建设、社会和谐等五个方面走在全省、泉州市的前列,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建成现代特色产业基地;基本建成区域性、专业化物流中心;基本形成中等规模城市框架;基本建成教育文化强市。

  (一)经济发展走在前列。以打造现代化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在全省、泉州市前列。“十一五”时期,主要指标以2005年为基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以上,力争到2010年突破450亿元,人均超过30000元(不考虑经济普查数据调整因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5%;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0%以上,力争到2010年突破40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5%;供电量年均增长14.0%。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4:56.6:40.0,同时,一、二、三产业内部的结构也进一步调整优化升级。

  (二)体制创新走在前列。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紧紧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做到重点突破与配套推进相结合,锐意创新与规范推进相结合,勇于攻坚与稳妥推进相结合,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要素配置市场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立,努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三)对外开放走在前列。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突出与台港澳侨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平台和对外开放“窗口”建设,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调整优化提升外贸商品结构,不断扩大对内对外经济联系,着力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十一五”时期,实际利用外资累计6.5亿美元(报表口径);海关出口商品总值年均增长15%。

  (四)文化建设走在前列。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教育强市目标基本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市、文化先进市、体育先进市得到保持并进一步发展,侨乡文化、成功文化、海丝文化进一步弘扬。

  (五)社会和谐走在前列。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就业充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依法治市全面推进,社会秩序良好,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社会保障覆盖率90%以上;“平安南安”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秩序良好,刑事犯罪率1.2‰以下;逐年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15周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年;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02元,年均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8476元,年均增长7.5%,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8%以下,每千人医生数1.2人,平均期望寿命75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100%,环境综合评估达90分以上。

  为了更好地完成上述任务,在时段安排上,划分“前二后三”两个阶段,2006-2007前二年为调整提升阶段,完成总任务的30%;2008-2010后三年为跨越发展阶段,完成总任务的70%。

  第三部分 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围绕建设“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确立“双擎四翼”总体布局体系,加速推进我市城市化进程。到2010年,全市人口总数达150万,城镇化率50%以上。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南安的要求,对接福建省和泉州市的规划,突出南安鲜明特色,兼顾近期和远期利益,科学规划和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做大做强中心市区,统筹建设组团式城镇,显著提高我市城镇化水平,把南安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一、“双擎四翼”总体布局体系

  加快实施“双擎驱动、四翼拓展、城乡融合、优势互补、梯度推进、联动发展”的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推进沿海舞起、中部崛起、四翼奋起,加快整体发展步伐,实现整体腾飞。

  “双擎四翼”布局。“双擎”:即溪美、柳城、美林、省新组成的中部滨江城区,着力强化全市的政治、文化、经济、商贸、交通中心地位,突出市域发展“主枢纽”作用,加快撑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基地三大体系,发展壮大轻纺鞋服、五金机电、消防器材、日用品等产业,繁荣现代物流、科教文化、旅游商贸、金融服务、房地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官桥、水头、石井组成的南部沿海片区,要乘势而上,充分发挥市域发展“主推器”作用,加快产业发展与载体建设,重点发展石材建陶、粮油食品加工贸易、家俬装饰、石油化工等产业。推进对台往来与港口经济融通互促,大力发展对台贸易、现代物流和港口运输业,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辅相成,率先实现现代化。中部和南部是南安经济腾飞的“双引擎”。“四翼”即东翼:丰州、霞美组成东部片区,主动对接泉州西拓,重点发展机械电子、五金汽配、鞋革箱包以及都市特色农业,着力建设城郊型“工业走廊”和以观光农业与度假旅游为一体的“都市休闲区”。西翼:仑苍、英都、东田、翔云组成为西部片区,近接市区、呼应厦门,重点发展水暖阀门、钢铝制品及特色优势农业。东北翼:梅山、洪濑、康美、洪梅、罗东、九都、乐丰、向阳、雪峰组成东北部片区,要强化经济联结,加快产业集聚,建设纺织鞋服、日用化工、钢铁加工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基地区、文教旅游商贸发达区。西北翼:诗山、金淘、码头、蓬华、眉山组成西北部片区,要进一步以地缘联结促进经济一体化,重点发展纺织服装、伞业、纸品业以及茶叶、发展份量双提升。

  “双擎四翼”体系突出中部城区的中心地位与作用,发挥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协调东、西、东北、西北四个片区齐头并进,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齐备、有机统一的南安整体腾飞新格局。

  二、做大做强中心市区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快路网和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拉大城市框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人口集聚,环境美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市区面积迅速扩大,把中心市区打造成为全市新一轮发展主引擎之一,成为泉州中心城市西翼重要节点,增强中心市区的集聚扩散效应。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人口达25万。

  (一)总体思路。按照“以江为轴、东进西连、北拓南疏、拥江发展”的思路,突出东进北拓,以超前的意识、发展的眼光谋划和完善城市规划,加快中等城市建设步伐;以城市路网、市政设施、旧区改造、新区建设、社会事业布局等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提高城市辐射和集聚能力;精心设计城市风貌和城市景观,加大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力度,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深化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中心市区发展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城区工业,促进第三产业繁荣,夯实城市化支撑基础。

  (二)重点措施

  1、高起点规划城市。坚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严肃性,确立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先导地位,充分发挥其对城市资源配置的调控作用和对城市布局的导向作用。做好我市中心市区发展规划与泉州中心城市发展规划的衔接、与我市城镇发展规划的协调,留足城市今后发展建设的潜力和空间。统筹考虑中心市区与周边城镇的城市公交、公共卫生、教育资源等布局以及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合理共建共享,扩大中心市区的辐射能力。

  2、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加快城市道路网络建设:以快速路为主骨架,结合主次干道,组成以方格网为基础,功能明确、级配合理、纵横连结、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加快实施省道308复线、南官公路拓改等工程项目,贯通环城西路、外二环路、柳美北路、外环路等城市道路,推进美林路、火车站前路等新区道路建设,实现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城市架构。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燃气管网、人防设施工程等重大市政项目建设,力争按期建成投入使用。统筹考虑中心市区与周边城镇的电力网络改造,加快建设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供电体系;加快供排水管网建设;加快电信网络特别是“三大上网工程”建设;续建火车站物流中心,做好大型商贸项目的进驻落地工作;落实市汽车站迁移和公交车站布点建设。同时,按照中心市区近期建设规划,征集和准备一批新的市政重点项目,以备适时启动。城市公共服务以及其他现代化指标走在泉州市前列。加快片区改造建设:推进柳南片区、环西片区建设,适时启动江北豪园、美林中心片区、火车站前居住区、滨河-柳湖片区等建设项目,改善旧区人居环境,引导人口向新区集中,优化中心市区整体布局。加快城市景观建设:实施沿西溪两岸城市景观带建设项目。实施市区绿岸工程。建设南山公园、江滨公园等市民休闲活动场所,大力开展创建园林城市活动,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着眼于中心市区的地理特点,依托“一山(南山)一湖(柳湖)一江(西溪)”,建设显山露水、依山傍水、青山绿水的城市景观。到2010年,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

  3、加快发展城区经济。壮大工业经济:以成功科技工业园和扶茂工业园为主体,整合露江、帽山、杏莲、玉叶、观音山等项目区资源,明确产业定位,突出各自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消防器材、建材、纺织服装业,壮大城区工业实力。促进省新日用品等产业发展,促其进一步做大做强。繁荣第三产业:整合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统筹发展教育、公共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劳动就业、商贸、中介、物流配送和金融等服务业,强化中心城区作为全市经济文化科教中心的作用和地位。促进人口集聚: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吸纳农村进城就业人口;结合发展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吸纳教育人口;结合招商引资、商品房开发,吸纳投资型和创业型人口。

  三、统筹建设组团式城镇

  按照科学规划、产业支撑、创新开放、人本和谐的要求,加强对区域内各类城镇发展建设的整合与引导,重点抓好水头、梅山、洪濑、仑苍、诗山等一批中心镇建设,加快构建规模组合有序、功能定位优势互补、产业布局科学合理、公共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组团式城镇,使之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经济板块,成为展示我市发展新貌、凸显地位作用,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体。

  (一)组团模式。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组团式发展模式,加快城镇建设进程,基本形成以市区为核心、中心镇为骨干、其他乡镇协调发展、交通设施发达、公共服务完善、信息网络通畅、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明确的现代化城镇发展格局。

  (二)组团特色。大力推进乡镇经济向特色化、集群化、品牌化、园区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发挥各乡镇的特色优势,强化产业协作,积极拓展内外部资源和市场,主动接受泉州、厦门等中心城市的辐射,承接产业转移,参与产业分工协作,扩大吸纳就业能力,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组团功能。按照分区推进的总体布局,拓展和强化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尤其是增强城镇对劳动力的服务和吸纳功能,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空间,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生产方式有效转变,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依靠农业经营向依靠非农产业转变。

  (四)组团布局

  ——官桥、水头、石井组团。水头以市域次中心的功能定位,高标准建设镇区,在产业发展、市场建设、经济贸易等方面先行发展,辐射周边,推动全市。“十一五”时期,实施官桥镇区改建、水头镇区改造、石井镇区改建等项目。要发挥水头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作用,加快三镇镇区建设步伐,构建功能配套、各具特色、定位准确的城镇体系,加快推进与市区、厦、泉、金对接,扩大城镇规模。

  ——丰州、霞美组团。高起点规划建设“城郊型”镇区,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十一五”时期,实施丰州镇区改建、霞美镇区建设等项目。进一步完善镇区行政区划,加快城镇资源整合,建设支撑南安发展的东部组团。

  ——仑苍、英都、东田、翔云组团。以仑苍作为组团中心镇。按照发展特色产业的要求,加大镇区规划力度,加快城镇资源整合,建设支撑南安发展的西部组团。

  ——梅山、洪濑、康美、洪梅、罗东、九都、乐丰、向阳、雪峰组团。以突出梅(山)—洪(濑)中心城镇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综合经济要求,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十一五”时期,实施洪濑镇区三期改建、康美祥美小区建设、梅山镇区土地置换建设等项目,建设支撑南安发展的东北部组团。

  ——诗山、金淘、码头、蓬华、眉山组团。以诗山作为组团中心镇,发挥特色优势,加强联盟互动,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建设支撑南安发展的西北部组团。

  第四部分 加快产业发展

  一、建设特色产业基地

  争创特色产业新优势,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效集聚要素资源,合理布局,统一规划,集群发展,建设新型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强化基地现代化管理,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载体和广阔平台。“十一五”时期,重点建设滨海综合产业基地、扶茂中国流行面料产业基地、泉州汽配与工程机械产业基地、仑苍英都水暖阀门产业基地、成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官桥水头粮油食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南安鞋业产业基地、官桥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官桥水头家居产业基地以及诗山伞业基地;着力壮大畜牧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基地、花卉生产基地规模。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根据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要求,以合理利用资源和提升环境承载力为前提,以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实施项目带动、加强基地建设、强化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为突破口和着力点,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良性互动,形成具有南安特色、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结构体系。

  (一)发展战略

  1、形成合理工业体系。围绕产业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结合现有工业发展基础,瞄准市场需求和工业发展方向,发展壮大石材陶瓷、纺织鞋服、水暖阀门、塑料化工、粮油食品、纸品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机械汽配、电子信息、家俬装饰、工艺制品等四个重点产业,建设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努力培育和形成具有南安特色的主导产业。强化品牌意识,力争“十一五”期间新增10项(件)以上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40项(件)以上省级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

  2、坚持四调整四提升。调整工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比重,提升工业在南安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地位;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提升科技在南安工业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调整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提升集约化经济增长水平;调整循环经济在工业发展中的比重,提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

  3、并发乘势与蓄势。乘势发展不减速:通过信息化和先进技术,延伸产业链,继续保持石材陶瓷业旺势发展;迅速整合水暖阀门业和消防器材业、粮油食品业;乘势加快机械汽配业、纺织鞋服业、塑料化工业、纸品制造业、家俬装饰等优势产业发展步伐。蓄势发展增后劲:以大项目积蓄后发优势,大幅度提高大型项目在“十一五”中的贡献度。

  (二)主要发展领域

  1、发展壮大支柱产业

  (1)石材陶瓷业。石材业依托南部经济区在石井、水头规划设立石材专业生产区,引导现有企业结合技改逐步向专业生产区集中。进一步提升闽南建材第一市场的影响力,推广运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展示、网上交易,规范经营方式和产品价格。联合组建—批富有竞争力的大型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重点扶持骨干企业。提高石材产业关联度,促进集约化,提升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产品往异型石材、大板材、薄板、复合板和石粉、碎石综合利用等方向发展。创立南安石材国际品牌,领军国内,辐射东南亚、整个亚洲地区以及世界各地。陶瓷业建设具有竞争优势的官桥陶瓷生产基地,重点扶持骨干企业。到2010年,石材业和陶瓷业产值分别达200亿元以上和50亿元。

  (2)纺织鞋服业。纺织服装业重点发展化纤、棉纺织、流行面料、印染、针织、家用纺织品和服装。以中国流行面料产业制造基地为中心,形成以中部、东北部、西北部为主要发展区域的纺织品生产基地,引导周边乡镇的纺织企业入驻。鞋革箱包业以东北部经济区及丰州、美林为重点,新建洪(濑)(康)美轻工产品生产基地、南安鞋材生产基地,形成南安鞋革箱包工业走廊。支持骨干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到2010年,纺织服装业和鞋革箱包业产值分别达100亿元和50亿元。

  (3)水暖阀门业。以卫浴洁具、阀门、消防器材为主。重点布局在西部和中部经济区。推进中国水暖城建设。加快仑苍水暖、英都阀门基地建设,依托骨干企业,抓好电镀集控区和铸造中心建设,尽快建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型水暖阀门基地,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消防器材业要大力扶持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的企业。到2010年,水暖阀门业产值达100亿元。

  (4)塑料化工业。以南部经济区及东北部经济区为重点,承接泉州石化基地后加工项目。一是以滨海工业项目区为载体,引进精细化工项目,重点培育洗涤、高档汽车制动液和润滑油;二是发展塑料制品。到2010年,塑料化工业产值达50亿元。

  (5)粮油食品业。以中国粮食城为依托,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向深加工发展,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实现粮油食品工业跨越式发展。适应食品安全化、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和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开发新产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到2010年,粮油食品加工业产值达50亿元。

  (6)纸品制造业。积极拓展现有纸品工业项目区。以省新、诗山、码头为主要生产基地,加快金格工业项目区建设步伐,重点扶持骨干企业。形成包括造纸业和印刷包装业在内的纸品生产体系。到2010年纸品产值达50亿。

  2、培育发展四个产业

  (1)机械汽配业(含钢铝加工)。以产业对接为着力点,加快泉州汽配与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建设。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着力开发系列新产品,促进产品和企业单位优势转化为产业整体发展优势。到2010年,机械汽配业产值达100亿元。

  (2)家俬装饰业。作为重点培育扶植产业。布局在南部经济区及东北部经济区。加快环球家居博览园及家俬制造基地建设。招引南安籍家俬生产大户回乡发展。扶持壮大骨干企业。到2010年,家俬制造业产值达30亿元。

  (3)电子信息业。依托泉州汽配与工程机械产业基地,主动对接泉州电子信息产业,并积极以分包、零部件加工等多种形式接受泉州辐射和产业链延伸,积极培育系列光伏电子产品、微波通信、安防监控、新型元器件、电子信息材料等发展,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4)工艺制品业。依托诗山伞业、水头石材和罗东树脂,适应社会对工艺制品的需求增长,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艺术档次,大力发展伞业,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石雕制品、艺术异型材、仿古仿欧式建筑的石制品、墓石制品、盆景假山,树脂仿玉摆饰、盆景台灯、山水花鸟人物、节日吉祥物等工艺制品,并向工艺品家用化和旅游商品方向发展,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三、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滚动扶持30家重点龙头企业和一批大中型企业,培育更多产值上亿元、5亿元、1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建立公平竞争的政策体系。赋予民企投资国民待遇,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放宽市场准入,非禁即入,支持民企通过特许经营权转让、招投标、国有股权出让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业等领域投资,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条件。

  2、财税金融支持。通过财政贴息、税收、技改、贷款等,重点支持科技型、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三类民企发展。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二)以创新促进发展

  1、坚持制度创新。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公司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创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产权制度。

  2、推进管理创新。鼓励引入现代管理模式和理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倡导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诚信意识和法治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强化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

  (三)品牌经营与总部经济双轮驱动

  1、品牌经营。引导企业走品牌经营道路,加大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力度,建立名牌的促生、长入、保护和展示长效机制。

  2、总部经济吸引力。鼓励和吸引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或生产研发、经营销售、培训中心,积极发展“总部经济”。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改善环境、优化结构、增加就业、促进消费为目标,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导向,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服务业快速发展,增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到2010年达150亿元,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40万人。

  (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1、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以泉三高速公路和福厦高速铁路在南安境内或邻近的互通站口为枢纽,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建立南安现代物流网络。南部经济区在水头建设石材保税物流中心。结合中国粮食城、环球家居博览园、石井海峡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新建名列泉州前10名的现代化物流园区2-3个。中部在市区新建现代化物流园区1个。在东北翼和西翼各新建一个适当规模的现代化物流园区或现代化物流业龙头企业。

  2、仓储设施建设。在现代物流园区和车站、港口、码头规划建设配套新型货场。加快石井港粮食码头建设。实行分类投放和保存,严格物流搬、停、运管理,确保物流运行安全、方便、快捷。

  3、发展虚拟物流。诚信为先,放大资源有效配置效应,提高现代物流在现代服务业中的贡献率。提高南安物流业的时效性、准确性、保质性和安全性。建立现代物流的长效管理机制以及赔偿、仲裁、保险、公证、合同机制。开展个性化物流服务,发展城乡特快专递业务,满足居民物流需求。

  (二)加强市场体系的建设

  1、促进产业、基地、市场的良性互动。制定专业市场发展规划。重点扶持闽南建材第一市场、中国粮食城、中国水暖城、环球家居博览园、石井海峡农产品物流中心等现有专业市场发展,着力推进专业市场融市策划和包装推介。培育发展会展经济,争取石材博览会由省政府主办,承办好全国(七省市)粮交会,办好中国泵阀水暖展洽会,筹办海峡两岸农产品展销会、家俬博览会。进一步明确和提升上述专业市场的功能定位,特别要引入现代化市场理念,扩大知名度、影响力和辐射力,聚集相关产业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为集群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交流平台。筹建具有产业发展前景的原辅材料市场,吸引更多的原辅材料经销商进入南安,提高资源配置能力,降低企业商务成本,增强对国内外资本的吸纳力和区域竞争力。

  2、保障供给。在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广泛领域和最终产品、半成品、生产资料流通的全过程,努力发展生产,积极组织货源,保障供给。

  3、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对现有商品交易市场的优化组合、整合、改造。按照城镇发展布局,构筑完善的规模经营市场体系:中心城区和次中心区域建一级市场;中心镇建二级市场;一般城镇建三级市场;中心村建四级市场,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和交易规模。

  (三)积极发展旅游业

  1、发展格局。依托南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侨乡客源市场资源,挖掘利用丰富的海丝文化、成功文化、古民居建筑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资源和山地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初步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旅游发展体制和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一个环城市游憩圈、两大旅游板块、三个旅游集散中心的旅游发展格局,将南安建设成具有竞争特色优势,拥有休闲、文化、生态、宗教等复合型功能的旅游强市。

  2、推出精品。以蔡氏古民居旅游区、郑成功史迹景观、九日山风景区、五里桥风景区、凤山游览区、灵应风景旅游区、雪峰风景旅游区、天柱山风景区、五台山风景旅游区等为旅游开发建设重点。坚持市场互动,按非禁即入原则,进一步放宽旅游市场准入,加快培育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主体,激发社会各界、各经济成分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开发经营。发展红色旅游和休闲农庄旅游。

  3、理顺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导、协调作用,理顺各种关系,建立健全各景区(点)管理体制,落实省、泉州市的优惠政策,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相关规定和措施。严格执行服务标准和质量标准,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旅游行业协调健康发展。

  (四)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围绕南安城镇、产业和人居发展规划,将房地产业培育发展为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加强城镇区域用地规划控制,加大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力度,推进旧区改造和示范住宅小区等建设,形成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等多层次住宅供应体系。通过房地产综合开发,使城市结构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优化,逐步形成商贸区、文教区、住宅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区,进一步发挥城市的多功能作用。

  2、深化住房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互为促进、互为补充的住房金融体系。建立完善个人住房消费信贷服务体系,扩大购房信贷规模,促进居民住房消费。积极培育和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市场,全面开放房地产二级市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管理体系,简化房地产交易程序,降低交易费用。大力促进和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服务以及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代理和住房装饰装修等服务。

  3、培育骨干企业。培育房地产开发、经营和管理的骨干企业。积极引进外地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提高房地产业开发建设管理水平。

  (五)拓宽金融服务渠道

  1、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拓宽服务领域,扩大信贷规模,发挥农村合作银行服务“三农”作用。培育和壮大优质客户群体,提高民营企业新增贷款比重。探索组建农业保险公司。引导规范民间投融资,鼓励设立担保公司,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加大推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力度,深入挖掘和培育可上市资源,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2、优化金融环境。提高金融信贷资产质量,增强金融业竞争力,发挥金融核心作用,加强 “诚实守信、资金畅通、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3、防范金融风险。完善银行、证券、保险风险监测体系,防范突发性、传递性、系统性风险。加强对民间融资等社会资金流向的监测,制止地下钱庄,做好金融稳定工作。

  五、繁荣海洋港口经济

  利用建设泉州港石井港区对台客运码头、万吨级粮食码头和作为直航金门试点的机遇,从发展对台关系高度,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有条件的浅水深用”原则,加快港口大中小型泊位码头群建设,配套和完善现代港口各项基础设施,促进港口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做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完善海洋经济发展布局,科学利用海洋资源,积极申报国家一类口岸。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大扶持海洋与渔业龙头企业力度,重点发展临港工业、“三高”渔业、海洋产业、港口物流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运输业、海产品深加工业、精细化工业、水产品贸易等,同时做好盐田废转利用。增强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海洋经济总量。

  第五部分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推进南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发展现代农业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格局。遵循“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的建设方针,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发展原则,围绕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四专”(专业户、专业场、专业村、专业乡),逐步引导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向规模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与资源特点相适应的区域化格局。坚持以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集约经营。到2010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5.0亿元。

  (二)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万亩土地治理工程、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重点旱片治理、现代节水灌溉等重点项目建设,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加快建设高产良田,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政策、资金、技术、信息支持力度,发展壮大粮食、畜禽、水果、花卉、水产、茶叶、蔬菜、食用菌等八大特色农业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园区建设,重点建设畜牧、水果、花卉三大基地。力争至2010年全市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生猪年出栏数达50万头以上,肉牛年出栏数达2万头以上;“十一五”时期,力争以龙眼经济为龙头的水果产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着力推进丰(州)霞(美)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充分发挥闽台花卉合作和泉州花卉城的优势,提高我市花卉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争创一批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四)促进农业增效增收。制定优惠政策,加强专业市场建设规划,积极构建符合区域特色的专业市场体系,扶大扶壮扶优龙头企业,加快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群体建设。重点建设2-3个农村中介服务组织(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培植一支3-6千人左右的农村专业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建设水平和市场联结水平。积极扶持市农业信息中心及供销社农产品信息平台完善建设,为广大农户及龙头企业提供及时便捷的集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市场指导及网上产品推介营销为一体的信息服务,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二、增加农民收入

  (一)“多予、少取、放活”。继续完善和进一步扩大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拓宽农民非农收入渠道和来源,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沿海帮扶山区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多予发展机会、发展引导、发展技术、发展基金;禁止乱收费、乱摊派;放活生产、放活经营、放活流通。

  (二)拓宽筹资渠道,不断加大农业投入。落实好有关政策,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村产权制度,平等对待各种所有制形式农业项目,积极鼓励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农业项目投入,多渠道筹资,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和完善增加农业投入的长效机制。

  (三)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大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对流动就业的农民保留原有的土地关系。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切实做好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创造进城务工、季节工、离土不离乡等多种农民务工形式,通过扩大务工增加农民收入。

  (四)建立价格保护机制。加快建立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保障体系,组建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加强农业执法专业队伍建设,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管,并促进农资产品价格往有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向调控;同时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建立农业特色产品(尤其是水果产业)价格保护储备基金,保护农产品合理价格。

  (五)提高承包土地经营收益。在建立“公司+农户”的过程,或实施以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项目时,本着自愿原则,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长期受益。

  三、深化农村改革

  巩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耕地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等成果,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四、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加大社会公共产品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改善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条件,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改善农村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加快构建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文化体育。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防控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发展农村文化体育。加强农村公共安全措施。加强规划,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工程建设。有计划地推进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加大力度实施受灾搬迁人口安置工程。大力普及沼气等清洁能源,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

  第六部分 适度超前铺垫基础设施

  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的原则,加快交通、能源、信息传输、工业项目区、水利、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适度超前、功能完善、协调配套、高效可靠、城乡兼顾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南安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和省、泉州市以及闽南金三角相衔接,要高度重视引导和组织民间资本、市外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要用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理念确保工程质量。

  一、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坚持把发展大交通放在首位,努力打造公路、水路、铁路通道,打通区域的空间屏障,扩大经济腹地和市场空间,构建“以市区为中心,高速公路、铁路为依托,国省道为枢纽,县道为辐射,乡村公路为连接,港口码头为延伸”的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服务保障体系,为南安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和提供运力保障,实现南安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

  (一)公路。积极融入泉三高速公路和福厦高速公路复线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南安境内互通口作用,加快实施连接线工程;新、改、拓建国道、省道、市区、镇区路段,增强其通行能力,完善大市区交通网络;加快省道308复线、307线、206线、沿海大通道沿海线、南官公路、金码公路、东英公路等一批省道、县乡道改造升级,努力打造“五纵四横五联一环”的对外重要干线、一般干线及农村集散公路网络,基本实现除偏远乡镇外,南安中心城区至各乡镇“半小时交通经济圈”。

  (二)铁路。积极融入福厦高速铁路建设,全面对接在丰州设泉州总站和在官桥临近设泉州南站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站口作用。整治漳泉铁路南安火车站站场环境、完善设施和扩大运输容量,在规划期内完成铁路客、货运站分离,加强市内配套公共汽车网络建设,重塑对外窗口门户形象。要建设和扩大铁路运输能力,优化客货量运力结构,提高铁路运输的服务质量和综合运输能力及现代化水平。

  (三)港口。从发展对台关系的高度,抓好泉州石井港区码头群建设,合理利用有限岸线资源,建设海上通道,加快建设石井港区对台客运码头、泉州石井万吨级粮食码头及营前5000吨级码头、石井菊江3000—5000吨级码头、水头江崎2000—3000吨级码头及奎霞、大佰岛交通码头等一批大中小型泊位码头群,完善后方配套设施,强化疏港公路与区域性道路联通,使之成为重要的对台口岸。落实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新增运力、回迁船舶、重组企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海运业,到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000万吨以上。

  (四)汽车运输站场。采用中心分散型布局。按照一级站要求,在西溪北岸建设南安汽车客运枢纽中心站,提高中心市区集疏长途旅客能力,使之成为南安省级公路重要枢纽的客运指挥管理中心。按照二级站要求,在西溪南岸的东部西部分别建设南安客运东站和西站,增强客运集疏能力。乡镇客运站采用绝对聚集型,共布设二级客运站6个,三级客运站12个,四级客运站6个。南安货运枢纽系统积极规划发展物流中心,重点发展南安西溪北岸火车站物流中心,石井港区物流中心,远期规划建设帽山城东物流中心。乡镇货运站规划在沿海南部、东北部、北部、西部四大城镇群内设置,建设水头、官桥、洪濑、仑苍等物流中心,诗山、梅山、丰州等3个货运站。合理布局公交站点,与泉州市大公交构想相衔接。

  二、能源保障体系

  (一)电力。努力把南安电网建成网架坚强、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供电网络。原有35KV、110KV变电站全部改为无人值守变电站。全市110KV电网规划新建变电站18座,扩建变电站1座,新增变电容量1454.5MVA,新建和改建110KV线路395KM。建设太山、九溪二级等水电站,总装机量5640kW。

  (二)煤炭。继续推进煤炭供应市场化,加强行业管理,认真做好军供煤工作。鼓励工业企业、经营大户与国内产煤省、市建立更为密切的供销关系。

  (三)成品油。从能源安全、保障供应以及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高度,加强成品油储备、供应和安全体系建设。扩大成品油储备量,加快油站建设。

  (四)燃气。加快LNG(燃气)项目建设,通过高压长输管线输送,建设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门站)、储配站,发展天然气供应系统。

  (五)实施农村新能源建设工程。重点推广农村沼气建设和小水电开发,积极发展气电等可再生能源,实施以电代燃料工程,解决部分偏远农村燃料问题。

  三、水利基础设施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实施沿海三镇供水工程,争取纳入省北水南调工程,从晋江通过输水管道、输水隧洞及泵站向沿海三镇供水。实施凤巢引水工程,兴建凤巢小Ⅰ型水库,并引水入后桥水库,补充沿海地区水量不足。推进文溪、笋塔、石壁水库南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灌区总灌溉面积11.1万亩,建设节水改造工程9.3万亩。通过节水示范项目、节水灌溉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旱片治理、土地整治等工程,对小型灌区、非灌区进行节水改造。

  (二)蓄水饮水工程:建设一批小型水库、山塘、雨水集蓄等小型农村蓄水工程,挖掘抗旱水源;对中小型水库及山围塘进行除险加固,确保现有水源工程的良性运行。推进村级供水饮水工程建设,整合有限水资源,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三)水资源保护工程。绿岸清水工程: 兴建市区西溪拦河闸,抬高西溪河道水位,改善市区水环境。完成市域河道清淤2—3条,确保河清水畅。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平方公里,治理度达75.5%,基本控制水土流失,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矿区迹地恢复性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等项目。

  四、信息化网络体系

  (一)数字南安建设。按照“数字福建”的规划安排,编制专项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到2010年,程控电话总量达46.3万门,人均固定电话普及率达25%以上,邮电业务总量达到14.7亿元。利用全省政务信息网功能,加快建设办公自动化、重要业务系统、重要基础数据库,推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积极培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完善电子支付体系和企业信用服务体系。

  (二)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管理基础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起空间数据和常规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管理基础信息系统,为水资源保护管理决策的现代化、科学化打好基础。补充完善洪水预警报系统网络。建立完善的水利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

  (三)广播电视。建设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建设市区及重点乡镇有线电视双向网,升级改造乡镇至村有线电视网。到2010年有线电视用户达20万户以上。有线模拟电视整体平移为有线数字电视。

  第七部分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意见》。大力加强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水、电、气的有序管理和节约工作,减少资源浪费。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反对浪费,厉行节约。

  (一)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机制。做到“减量化”,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促进“再循环”,使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科学组织工农业生产布局,革新生产方式,优化工艺流程,探索形成循环产业链和共生产业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二)抓好两类试点。抓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规模以上重点污染企业,全部实施清洁生产;建设“三废”零排放示范企业;推动企业联合开展能流、物流集成和废物循环利用。抓好重点集控区试点:到“十一五”末初步完成对主要工业项目区的生态化改造,建成生态产业链设计、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运用和环境管理体系融为一体的生态工业园区。

  (三)建立健全三大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与产业利用体系:健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通过技术工艺改造和产品的升级,积极扶持再生资源企业的发展。根据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长的趋势,筹划建设一家现代化的汽车拆解企业。建立促进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基本完成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建设,出台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优惠政策。建立绿色消费体系:提高全民绿色消费意识,完善社会绿色消费体系,鼓励使用再生产品和环境友好产品。政府和事业单位执行绿色采购制度。

  二、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合理开发利用水、土地、矿产、森林等各类资源,积极推动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构建有序开发、有偿利用、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新格局。实施重要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建设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从更大空间和更广的渠道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市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的需要。

  (一)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整体规划,对西部、西北部、北部的丰水区、中部丘陵平原的补给区和南部沿海的缺水区三种类型的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强化土地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提高土地利用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耕地保护,严格土地审批制度,合理安排工业、居住、公共设施、交通等用地,高效配置土地资源。设立各产业建设用地投资强度指标,积极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加强农村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中的土地权属管理。

  (三)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科学制定和严格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规范矿业开发程序,促进禁采区关停、限采区收缩、可采区聚集。加强采矿权规范化管理,落实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注重矿山生态建设,抓好“青山挂白”治理。

  (四)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监督和执法力度,制止乱砍滥伐林木、毁林开垦等行为。完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积极落实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和森林资源多元投入机制。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培育工程,强化生态公益林管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工程,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继续做好沿海防护林保护和培育工程。加快林种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阔叶树,加快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至2010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2.1%以上。

  三、加大污染综合整治力度

  (一)推进环保达标。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95%的主要水系水质达到功能分区水质标准,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单位GDP水耗小于200立方米/万元,工业污水回用率不低于50%。

  (二)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推进东西溪污染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实施单位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规范排污费管理和使用,使主要水系功能区分达到或优于规定的标准。加大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重点抓好乡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工程建设,逐步实行垃圾定点堆放和填埋,全面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圈、改路工程建设。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河流和沿海风沙侵蚀地带等陆地严重水土流失区和崩岗侵蚀劣地的综合治理和生态重建,加强林网建设和高优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的生态脆弱地域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推进生态公益林和防火林带建设,推进重点矿山矿区生态恢复示范和山地脆弱生态系统综合整治。加强主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与重点监督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加强对这些区域生态环境调查,划定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域界线,明确保护要求,落实保护责任。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管理,并创建一批新的生态示范区。

  第八部分 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改革开放仍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全球的眼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有效合理利用外资,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提高我市外向型经济水平。

  一、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一)建立健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市镇(街道)两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职能和权限,强化公共服务的属地化管理,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度建设、规划编制、政策执行和统筹协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上。

  (二)全面履行政府四大职能。规范并有效发挥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大职能。在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时不“越位”;在履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责时不“缺位”。加快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二、改革市镇公共财政体制

  合理界定市乡镇(街道)两级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责任,完善市对镇的财政体制,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调整支出范围,重点放在保障政权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等领域。加大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城乡、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实现将政府非税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实现收费收入与执法主体利益彻底脱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加强审计监督,推行国库集中统一支付制度,逐步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对接省市和国家公共财政体制,推动和保障“十一五”发展。

  三、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着力引进先进适用技术、设备和管理,努力吸收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大财团来南安投资设厂经商,设立研发机构,争取在石材、水暖、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商贸、旅游业等领域以及基础设施和传统优势产业利用外资上有新突破。精心筛选招商项目,积极参加和主办大型经贸洽谈会、专业推介会等活动,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第一产业重点引进生态农业和高优农业项目;第二产业重点承接我市确定的十个产业为主的产业项目;第三产业重点引进现代物流、房地产、旅游项目和公共事业项目。

  四、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配套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完善和落实鼓励出口政策,调动企业出口积极性;坚持进出口结合,以进促出,大进大出。建立健全应对和规避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降低外贸风险,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开展劳务合作、设立批销中心、开采矿山、进行加工贸易,带动设备、原辅材料、零部件的出口和劳务输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力争“十一五”期间在境外设立商业网点或投资设厂企业达到30家。

  第九部分 加强区域协作共赢发展

  充分发挥我市在外知名人士、异地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区域协作、互利共赢,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促进南台合作新跨越

  利用石井对台窗口和港口对台合作的优势和机遇,发挥郑成功历史名人效应,共叙南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之情,积极扩大与台湾的交流合作领域,吸引台商来南安投资兴业,大力发展南台经贸协作,广泛开展南台人才交流与技术合作,扩大文化交流领域,密切人员往来,促进区域经济融合。以石井海峡农产品物流中心为依托,加快建设南台农业示范区,在农业新品种引进、培育和农产品深加工、营销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抓住台湾产业升级和对外转移的有利时机,强化对台招商,力争成为台商投资的承接点。着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对台产业联合、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的重要基地。

  二、深化南港澳侨合作

  充分利用我市侨港澳优势,拓宽与侨港澳的合作渠道,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快引进港澳侨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争取在企业合作、人才交流、金融创新、贸易合作、联合招商等方面取得新成效。继续做好外事侨务工作,以侨引侨、以侨引外、以侨引港、以侨引澳,促进南港澳侨共同发展。

  三、加强内联协作

  (一)加大对异地商会的组建和指导力度,继续在条件成熟的省市组建异地商会。借助异地商会的信息优势,加强沟通,实现资源共享,营销合作,共同拓展市场。发挥异地商会网络优势,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在外企业家回乡投资,引导资金回流,参与家乡的经济建设。充分发挥我市在外工商政界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国内各地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合作,推进纺织服装、水暖阀门、家俬等产业的发展。

  (二)推进与周边县市的联动互动发展。加大与福州、厦门、泉州及周边县市的互利互惠合作力度,主动承接其产业转移和发展辐射。吸引周边县市的有生力量来南安投资,抓住其向外转移和辐射的机会,共同发展。

  第十部分 加强科技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坚持自主创新,推进科技进步

  贯彻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落实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努力建设创新型南安,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我市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一)加快建设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闽南石材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水暖消防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官桥粮油检验检测中心”等省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争取升格为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加强产学研联合,整合社会资源,组织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攻关,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推进石材陶瓷业、纺织鞋服业、水暖阀门业、塑料化工业、机械汽配业、电子信息业的信息网络和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实用技术研究开发及转化。

  (二)增强技术创新的活力与动力。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新体制。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社会服务体系,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的制度保障体系。

  (三)优化技术创新环境。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科研机构、研发中心或博士后工作站,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保护发明人合法权益。

  (四)扩大科技交流与合作。着眼全球科技资源,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市校院所战略联盟,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合作。充分发挥市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的作用。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充分发挥我市的港澳侨台优势,依托现有南台合作基地,扩大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发展民营科研机构,鼓励外资企业、台资企业在我市设立研究开发机构。

  (五)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技活动,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推广实用技术,增强科技意识。鼓励全社会兴办与科普有关的公益性事业,多方筹措资金,新建一批科普基地。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大力推进县级教育工作督导评估,通过省政府教育强市评估验收。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加大教育投入,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南安。

  (一)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巩固提高“双高普九”水平。到2010年,建设一批示范性寄宿制小学,力争泉州市级以上达标初中校达到30所。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二)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调整优化高中教育布局结构,扩大优质学校办学规模。到2010年,全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省三级达标以上的中学力争达到18所,省二级达标以上的中学力争达到15所,带动普通高中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三)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做大做强一批职业学校,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比例达到4:6。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培植一批省级重点职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

  (四)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形成规模大效益好的办园格局。力争到2010年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85%以上。

  (五)发展高等教育。支持南安电大工作站和工业学校新校区建设,争取工业学校升格为高职学院,积极筹建闽南建材学院,继续支持闽南科技学院和泉州师院高职学院发展。

  (六)关注老人教育。在巩固“老人教育强市”基础上,更加关注老人教育事业发展。

  (七)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系,激活教育发展动力。大力发展民办非义务教育,构建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公平竞争的办学体制。依法管理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贫困学生制度,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稳定师资队伍。

  (八)加强农村学校建设。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创办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落实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2010年全市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福建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规定的要求。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树立新型人力资源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营造良好的人才创业环境,为人才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一)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干部实绩考察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干部评价的方法。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尺度,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选用干部的原则。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作用,围绕产业发展,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通过组织高层次专家论坛、院校合作,培养一支懂经济、会管理的企业家队伍。积极推行社会化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业化、市场化进程,提高企业经营人员管理能力。

  (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依托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加大培养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力度,造就一批学科技术带头人和在各领域起骨干作用的优秀人才。发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项目引进平台作用,支持骨干人才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加快载体建设步伐,努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加大引进力度,广泛吸引高新技术人才和海外留学人员到南安创业。充分发挥“南安专家顾问团”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专家为南安建设贡献才智。

  (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掌握精湛操作技能、解决关键工艺技术难题为核心,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校企联合的方式,加大政府培训机构投入,扶持民办职业培训事业,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强化岗位技能考核,促进岗位成才。力争到2010年新培养造就一支与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技术工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队伍。

  (五)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相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构筑“招才引智”平台。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建立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形成人才、项目、技术、资本对接机制。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建立人才储备中心,规范人才市场管理,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四、弘扬侨乡先进文化

  (一)树立侨乡文化意识。大力弘扬148万侨乡人民勤劳俭朴、豁达大度、无私奉献和300多万侨港澳台同胞爱国爱乡、热心公益、艰苦创业的思想情操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合力建设著名侨乡先进文化的交流、合作、宣传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论坛、创作、艺术、洽谈活动,大力推介侨乡文化品牌,促进南安文化事业发展。

  (二)加快发展侨乡文化事业。加大成功文化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和民族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成功文化精神,与时俱进地加强南台成功文化交流与合作,服务促进祖国统一大局。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强化市区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加快乡镇影剧院的改造建设,在市区、水头兴建数字化电影院。加快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步伐,形成类型较全、布局合理、藏书丰富、检索便捷的市、乡镇、村(居)三级图书馆网络。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实施精品战略,完善精品创作的激励机制,提高文艺创作水平。继续推行文艺创作“个十百千工程”,继续问鼎群星奖或中国戏剧奖等全国性奖项,力争有好的剧目参加“五个一工程”、“文华奖”等国家级评奖。活跃群众文化:充分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的作用,完善群众文化网络建设。深入开展社区文化、城镇文化、新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少儿文化、老年文化、军地文化,不断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内容。加强文物古迹保护:探索和开发文物保护与城镇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做好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新建一座多功能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进一步拓宽郑成功纪念馆及三个文管所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对全市一些重要文物史迹进行重新整合,完善配套设施。

  五、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职能。建立比较完善的疾病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医疗救助体系,建立职责明晰、反应灵敏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和网络体系,全面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反应、救治、监督和指挥决策能力。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大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完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卫生发展,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保证群众健康权益。加强环境卫生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确保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到2010年,每千人平均拥有标准病床1.5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省定标准;全市低出生体重婴儿的比例控制在3%以内;保证100%儿童接种疫苗;平均期望寿命75岁;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十五”基础上下降10%;孕产妇死亡率在“十五”基础上下降15%;甲乙类传染病率和死亡率与“十五”时期相比有所降低。

  第十一部分 建设防灾减灾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构建起相对完善、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口增长、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防灾减灾体系,为南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十一五”时期,着力建设江海堤防工程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水利工程除险保安体系、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体系、渔港(避风港)防灾减灾体系、农林水产疫病预警与防治体系、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地质灾害防治体系、防震减灾体系等十大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市防灾抗灾减灾能力。

  一、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按照全省继续推进“五江两溪”上游干流为重点的江河堤防工程建设部署,认真组织实施江河防洪和水利除险保安工程,巩固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健全完善城镇防洪体系,确保防洪防涝安全。继续整治市区河道,推进崎峰防洪堤外移工程和美林、福溪等排涝配套工程建设,规划建设晋江东、西溪防洪排涝工程,重点建设仑苍、康美、码头、洪濑、梅山的镇区防洪排涝工程。按照全省继续推进海堤建设和安全加固的部署,做好海堤除险加固工作。继续加大河道采砂管理力度。开展全市境内地下水普查,摸清我市地下水资源储藏量,控制地下水开采量,避免土地沉陷、盐碱化等状况。加强防洪抗旱设施建设和物资储备。

  二、动植物疫病防治和防灾减灾体系

  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体系、动植物疫病预警与防治体系。加强有害生物危害预报预警服务。加快动植物有害生物预警监测、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系统建设。

  三、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体系

  加大气象法规的贯彻力度,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加强雷电灾害预警和防治,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警和人工影响天气体系,加强抗台风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防御能力。建立地震灾害预警救援救助联动机制,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加强地质滑坡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和应急救援机制建设,实施地质灾害危险点群众搬迁安置造福工程。

  四、火灾防范和抢险体系

  加强火灾防范工作,强化市政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灭火和抢险救援装备水平,完善灭火和突发灾害抢险救援体系。加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救指挥系统建设,推动镇村两级和林权单位建立有效的防火机制,加大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力度,强化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建设。

  第十二部分 构建和谐南安

  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建设和谐南安。

  一、促进劳动就业

  (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重视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灵活就业。积极鼓励扶持创业,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十一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下。

  (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劳动就业和技能培训的服务方式,发展民办职业中介机构,提高城乡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完善劳动力市场,整合就业信息,开展就业推介服务。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政策扶持。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对农民工和城市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就业援助,增加农民工就业培训经费投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空间。

  (四)加强劳动执法。加强劳动执法监督,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规范企业用工和劳动力市场秩序,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依法维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二、完善收入分配

  (一)完善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二)优化分配结构。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着眼于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优化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结构,保持城镇居民工资水平的稳步提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挥政府收入再分配调节职能,实行公共财政支出向“三农”和困难群体倾斜政策,确保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稳步增长,实现从温饱型小康向宽裕型小康跨越。

  三、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强各类运动训练基地建设,改善运动训练条件。坚持竞技体育人才工程战略, 坚持实施“奥运争光计划”,调整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巩固和提高我市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建设中国篮球训练基地;积极申报福建省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力争在2008年或2012年有南安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加强南台体育交流。

  (二)普及健康常识。大力宣传健康基本知识。倡导文明向上健康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普及常见病预防防治基本知识。提高自重自爱的理性健康意识。

  (三)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力度。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完善机关事业、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扩大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失业保险范围,确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确实保障工伤职工的医疗和生活。积极推进生育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好生育保险工作。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步伐。到2010年,全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0%,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率达100%。

  (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加大“五保”供养力度,建立起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教育救助、医疗救助、法律救助、临时救助、社会互助等为配套和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逐步完善社会临时救助机制。

  (三)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大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创新社会福利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构建新型社会福利服务系统,逐步实现社会福利事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和服务队伍专业化。

  (四)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年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通过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土地有偿转让、基金保值增值运营等方式增加社保基金来源,增强社会保障统筹支付能力。

  (五)发展残疾人事业。进一步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残疾人事业的法治建设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努力改善残疾人的权益保障状况。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六、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人口质量和结构,建立健全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加强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推行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8‰以内。

  七、关爱妇女儿童和老年人

  重视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提高妇女参与度,提倡男女平等。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步伐,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启动养老社会化,推进老年人公寓建设,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进一步落实老年人各项优待措施。

  八、做好国防动员和拥军优属工作

  加强国防教育,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工作落实,提升民兵预备役工作质量。落实拥军优抚安置制度,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与城乡居民同步提高,解决好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住房、医疗问题。不断完善现役、退役士兵的优抚安置机制,强化双拥共建力度,争创国家级“双拥”模范城。

  九、建设“平安南安”

  (一)健全民主法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普法、执法、司法等工作,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大依法护侨工作力度,夯实侨务工作基础。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依法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拓宽反映社情民意渠道,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自治、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构建和谐乡村和社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施依法治市:健全司法公正制度体系,切实保证司法公正;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制定并启动和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深化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外来人员的法制教育,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全面推进地方、行业、基层各项事业的依法治理。推进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建立行政权力制约机制和责任约束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经济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

  (二)建设“平安南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扫除各种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群众对治安满意率达90%以上,群众对平安建设知晓率达60%以上。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监队伍、重大危险源普查系统、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程建设;深化非煤矿山、水陆交通、危险化学品等十二项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监督管理,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推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改善社会公共管理与协调服务。加强社会公共管理:加快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强化对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民间组织的管理和监督。推进社会管理中介组织体系建设,政府对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社会管理组织给予一定的财力扶持和政策倾斜,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深入开展调解工作,巩固和完善四级调解网络组织,贯彻落实“预警、排查、联调、处理”四项机制。通过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纠纷的激化转化,预防和减少犯罪,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诚信友爱和团结和睦,促进社会安定稳定。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特别要解决好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立社会舆情汇总和分析机制,畅通人民群众信访渠道,及时掌握深层次、动态性、预警性信息,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

  (四)加快应急体系建设。健全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组织体系、预警体系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处置有力的应急机制,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治安突发事件、自然灾害、重大生产事故、恐怖事件等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正确处理转型期各类矛盾,保障社会长治久安。建立市、乡镇(街道)两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快速、有序、高效的专业化救援力量,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落实上级有关应急体系建设的各项要求。

  第十三部分 推进规划实施

  一、形成合力

  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要贯彻落实中央、省、泉州市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部署,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努力奋斗。加强对“十一五”规划的宣传力度,让规划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蓝图深入人心,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积极参与规划实施。

  二、编制专项规划、年度计划

  以编制和实施专项规划、年度计划,具体落实《纲要》提出的“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以专项规划作为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并将其列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

  三、突出项目带动

  抓好项目建设关系到我市加快发展的大局,不管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项目带动长效机制。坚持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增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以项目促进各级党政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和效能建设;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作效率,改进管理服务;以项目带动检验工作的落实和工作的成效,增强各级干部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敢于负责,敢于作为,敢于创新,形成想干事,干成事的导向和氛围。为促进项目的形成、落实和建设,要制定出台重点项目分类和分级管理与考核的有关规定,以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项目更快更好地完成。“十一五”时期,将实施重点项目190项,总投资448.2亿元,“十一五”计划投资412.3亿元,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设施建设、产业基地建设、产业项目发展、城市建设、城镇建设、社会事业、污染源治理、旅游业、生态建设、农业开发等各个方面。

  四、关于任务与调整

  《纲要》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是对市场主体的指导性意见,市政府将运用经济政策加以引导。《纲要》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及部分基础设施等领域提出的任务是市政府向人民作出的承诺,将切实履行职责,努力完成。要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估检查长效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规划实施期间,当经济运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他重要原因使经济运行偏离规划目标太大时,市政府应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

  我市“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南安发展大有希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正确领导下,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全面推进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建设,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附表一:“十一五”时期南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节指标

  

附表一

“十一五”时期南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节指标

序号

指    标

2005年

预计值

2010年

预计数

2006-2010

预计年均

增长(%)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43.5

438.8(力争450)                                     

12.5以上

2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14.6

15.0                                   

0.5

3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134.8

248.4                                   

13.0

4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94.5

175.4                                   

13.3

5

三次产业结构

6.0:55.3:38.7

3.4:56.6:40.0

 

6

农业总产值(亿元)

23.1

24.2                                       

1.0

7

工业总产值(亿元)

394.8

739.8                                       

14.5

8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亿元)

235.8

551.0                                 

18.5

9

财政总收入(亿元)

16.0

36.6( 力争40)                                       

18.0以上

10

地方级财政收入(亿元)

7.68

17.38                                   

17.8

1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51.5

117.8                               

18.0以上

12

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亿美元)

0.4

5年累计2.5

14.4

13

实际利用外资(报表口径)(亿美元)

0.95

5年累计6.5

6.7

14

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亿美元)

2.50

5.03                                     

15.0

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75.9

143.0                               

13.5

16

全市供电量(亿度)

29.1

56.1

14.0

17

教科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31

36

 

18

R&D占GDP比重(%)

1

1.5

 

19

社会保障覆盖率(%)

57

90以上

 

20

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9

10

 

21

平均期望寿命(岁)

74

75

 

22

千人医生数(人)

0.72

1.2

 

23

城镇登记失业率(%)

1.0

1.5

 

24

城镇化率(%)

30

50

 

2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1895

18302                           

9.0

26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5904

8476                                   

7.5

27

恩格尔系数(%)

42

38以下

 

28

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

25

37

 

29

人均生活用电量(千瓦时)

550

730

 

30

人口自然增长率(‰)

5.15

 

8

31

森林覆盖率(%)       

51.6

52.1

 

32

万元产值能耗(吨·标煤)

0.8

0.6

 

33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75

100

 

34

环境综合评估(分)         

70

90以上

 

35

刑事犯罪率上限(‰)           

0.18

0.12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