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二五”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稳中有为,稳中提质。
第一节 发展基础
一、综合实力在科学发展中稳步攀升。“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843.38亿元,年均增长11.7%;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62.77亿元,年均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4.34亿元,年均增长25.5%;人均GDP5.6万元,年均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90元,年均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66元,年均增长10.7%;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9:62.6:34.5。县域经济实力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位列2015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科学发展)百强县第32位、中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21位、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14名;首次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县(市)第56位。
二、产业发展在转型升级中提质增效。出台实施石材、水暖厨卫、机械装备三个千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发布全国首个石材指数,石材、水暖卫浴入选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获批全国水暖卫浴知名品牌示范区、五金制品(水暖厨卫)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装备制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石博天下、水暖万家”区域品牌进一步打响。深入实施“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加大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贸会展和旅游业的政策扶持,入选“最美中国榜”旅游目的地城市,九日山晋升5A级景区。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产业化发展步伐持续加快。
三、改革开放在先行先试中加快突破。金融改革扎实推进,全市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2家,保险公司29家(含办事处),证券公司2家。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强力推进,企业“二次创业”深入实施,改制上市步伐加快,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6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机构改革全面完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加快推进,外贸出口市场日益多元,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利用外资实现5亿美元以上产业项目零的突破,石井港获批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南台港澳侨交流合作持续推进,农订会、凤山文化旅游节列入商务部、国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连续21年侨资年捐资额均超亿元。
四、城乡面貌在一体融合中深刻变化。城乡建设有序推进,2015年城镇化率提高到56%。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列入省级首批“多规合一”试点。城区功能逐步完善,市区“五大中心”加快实施,市民中心安置房、蓝溪湿地公园等项目相继投用。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水头、官桥、仑苍入选全国重点镇,水头成为全国科学发展百强镇并纳入省首批小城市试点。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石结构房屋改造稳步实施。眉山观山村入选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官桥漳州寮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南石高速、双安高速、沈海高速复线南安段建成通车,完成南官公路扩建工程、省道308线沥青化改造,境内新规划国省干线里程232公里、居全省县级首位,完成10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新增变电容量74.3万千伏安。
五、社会事业在统筹兼顾中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4.46万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保工作成效居全省第二批试点县(市)第1名。教育水平持续提升,“两项督导”通过省评估验收,外来工随迁子女实现100%入学,获评“福建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实现公立医院药品销售零差率全覆盖。文体事业持续繁荣,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市”复评,实现全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平安南安”建设再上新台阶,安全生产四项指数持续下降。
六、生态环境在狠抓落实中持续优化。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获得“省级生态市”称号,入选全国首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全国第六批(福建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福建海西再生资源产业园区获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跨境流域整治、小流域“赛水质”活动和山美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推进。石材业污染整治有力推进,建陶业LNG替代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控制。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是全面推进法治南安建设的关键阶段。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未来新趋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福建省情和泉州市情新变化,是南安筹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重大机遇
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全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全球经济增长和产业分工正面临着新一轮大调整,为我市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国内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新红利,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标志的对外开放蕴蓄新潜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激活新动力,为我市发展拓展了新空间。中央支持福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战略,给福建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厦漳泉同城化战略的实施,泉州被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示范区、国家级金改区和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区域政策,为我市发挥地理优势,抢抓重大政策机遇,加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造了新环境。
二、面临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国际经济环境愈加复杂,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导发起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导致世界贸易投资规则和格局面临调整,给包括我市在内的经济外向型地区带来巨大压力。国内“三期叠加”影响加深,经济增长的换挡期、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给我市经济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带来严峻的挑战。区域竞争更加激烈,福州、平潭、厦门自贸园区政策优势凸显,晋江、石狮等经济发达县市先发优势更加明显,对我市形成双头挤压;与这些地区相比,我市在市场容量、产业配套能力和人才吸引力等方面明显不足,继续保持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位次受到挑战,面临着不进则退的严峻形势。
从内部环境看,经济增长动力趋缓,我市产业发展告别高速增长期,进入了艰难的结构调整期,“十二五”后两年GDP年均增长8.1%,与前三年年均增长13.8%相比有所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业调整面临瓶颈,工业产业以传统的石材陶瓷、水暖厨卫、机械装备、鞋服轻纺产业为主,光电信息等新兴产业规模效应还不明显;服务业比重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企业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大多居产业链中下游,自主创新能力偏弱,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压力大,品牌创建、市场开拓、成本控制等经营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城乡发展还不平衡,南北差距、城乡差距仍然较大,重点区域分工定位尚不科学,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中心镇区存在“虹吸”效应,导致片区组团之间经济梯度落差较大。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仍不均衡。资源要素压力凸显,全市服务项目建设所需用地用林指标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不足,适宜开发的土地空间狭小,保障用地压力大。环境约束依然存在,节能减排压力加剧,污染治理任务艰巨。
专栏1:南安市“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
||||||
类别 |
序号 |
指 标 |
规划目标 |
完成情况 |
||
2015年 规划数 |
年均增长(%) |
全年 完成数 |
年均增长(%) |
|||
经济发展 |
1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850 力争1000 |
12以上 |
843.38 |
11.7 |
2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
60000 力争65000 |
11.4以上 |
57353 |
11.2 |
|
3 |
工业总产值(亿元) |
2000以上 |
16.5以上 |
— |
||
4 |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亿元) |
90 力争100 |
18.8以上 |
62.77 |
10.5 |
|
5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
45 力争50 |
16.8以上 |
36.59 |
12.0 |
|
6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502 |
25 |
514.34 |
25.5 |
|
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380 |
18 |
352.89 |
16.6 |
|
创新发展 |
8 |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
2.0:63.0:35.0 |
2.9:62.6:34.5 |
||
9 |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亿元) |
1740 |
18 |
1613.31 |
17.2 |
|
10 |
轻重工业比例(%) |
30:70 |
32.7:67.3 |
|||
11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12.5 |
12.8 |
|||
12 |
R&D投入占GDP比重(%) |
2.2 |
2.2 |
|||
13 |
出口商品总值(亿美元) |
11.7 |
15 |
14.60 |
19.4 |
|
14 |
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亿美元) |
10(累计) |
7.29(累计) |
|||
城市建设 |
15 |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
50 |
31.54 |
||
16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56 |
56 |
|||
17 |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 |
6.1 |
3 |
|||
18 |
旅游收入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 |
5.18 |
6 |
|||
19 |
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 |
1000 |
9以上 |
384 |
3 |
|
生态建设 |
20 |
全市森林覆盖率(%) |
53.3 |
52.7 |
||
21 |
耕地保有量(公顷) |
31930 |
30168 |
|||
22 |
单位GDP综合能耗(吨标煤/万元) |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
|||
23 |
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 |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
|||
24 |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万元) |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
— |
|||
25 |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 |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
|||
26 |
氮氧化物排放量(万吨) |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
|||
27 |
氨氮排放量(万吨) |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
|||
28 |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吨/万元) |
比2010年下降15% |
比2010年下降24.2% |
|||
民生保障 |
29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8 |
7.4 |
||
30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2 |
1 |
|||
31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4367 |
10 |
36566 |
10.7 |
|
32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4717 |
9 |
16790 |
11.6 |
|
33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3.4 |
1.3 |
|||
34 |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37.5 |
34.3 |
|||
35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39.5 |
38.3 |
|||
36 |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91 |
116.28 |
|||
37 |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 |
18 |
18.01 |
|||
38 |
财政性教育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比重(%) |
确保高于泉州市平均水平(27%) |
27.5 |
|||
39 |
每千人医生数(人) |
1.7(户籍人口) |
1.71(户籍人口) 1.74(常住人口) |
|||
40 |
每千人病床数(张) |
3(户籍人口) |
3(户籍人口) 3.08(常住人口) |
|||
41 |
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参保率(%) |
85 |
97 |
|||
42 |
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参保率(%) |
95 |
98.30 |
|||
43 |
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套数(套) |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
402 |
第二章 总体要求
按照中央、省、泉州和我市的重大战略部署,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确“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泉州和南安市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以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为目标,以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新南安。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创新发展,推动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握新一轮产业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优势产业高端集成发展,新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二、坚持协调发展,实现均衡协同。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促进城乡统筹;突出区域协调,加快南北协作、山海合作;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和协调性。
三、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低碳清新。充分发挥南安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以生态建设为支撑,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途径,着力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打响“清新南安”品牌。
四、坚持开放发展,深化改革突破。加快推进海丝先行区建设,有效承接自贸区溢出效应,汇聚海内外南安人力量,深化“回归创业工程”,融入厦漳泉大都市区,找准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理顺政府、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五、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公平正义。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三节 发展定位
总体定位:经过5年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新南安。
——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调动全市上下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以金融改革、民综改革和“多规合一”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构建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
——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互联网+”行动为突破口,推动主导产业集成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建筑产业现代化、服务产业高端化、现代农业特色化、互联网经济产业化、海洋经济多元化,努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
——百姓生活富裕幸福区。坚持富民政策,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积极打造百姓生活富裕幸福区。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突出生态功能区保护,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强化污染综合治理,推进“青山、碧水、蓝天、净土”为主体的生态治理工程,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厦漳泉城市联盟合作前沿区。深度融入厦漳泉同城化战略,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放政策衔接推广,积极与厦门互动建设共同产业园区,促进产业互补,着力构建厦漳泉城市联盟合作前沿区。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指标重点围绕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社会民生、生态文明进行设置。
——经济实力实现新突破。全市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力争2017年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20年翻一番半,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城乡发展实现新突破。空间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5.4%左右,城乡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产业升级实现新突破。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35%;区域创新创业体系更趋完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不低于2.8%。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争取若干领域走在全省、泉州市前列。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海丝先行区建设作用不断凸显,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年均增长5%。
——民生改善实现新突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生态建设实现新突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内,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2.7%。
专栏2:“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
|||||||
分类 |
序 号 |
指标名称 |
2015年 基数 |
2020年目标 |
年均 增长 (%) |
属性 |
|
经济发展 |
1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843.38 |
- |
9 |
预期性 |
|
2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
5.7 |
8.23 |
预期性 |
|||
3 |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514.34 |
1176.69 |
18.0 |
预期性 |
||
4 |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亿元) |
62.77 |
107.69 |
11.4 |
预期性 |
||
5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
36.59 |
62.21 |
11.2 |
预期性 |
||
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352.89 |
- |
14.0 |
预期性 |
||
7 |
外贸出口(亿美元) |
14.60 |
18.63 |
5.0 |
预期性 |
||
8 |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验资口径) |
1.63 |
2.08 |
5.0 |
预期性 |
||
9 |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亿元) |
1613.31 |
- |
17.0 |
预期性 |
||
产业升级 |
10 |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34.5 |
35 |
预期性 |
||
11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11 |
11.4 |
预期性 |
|||
12 |
轻重工业比例(%) |
32.7:67.3 |
31:69 |
预期性 |
|||
13 |
规模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20.1 |
23 |
预期性 |
|||
14 |
互联网普及率(%) |
82 |
90 |
预期性 |
|||
15 |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2.2 |
2.8 |
预期性 |
|||
16 |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3.4 |
4.6 |
预期性 |
|||
城市建设 |
17 |
城镇化率(%) |
常住人口 |
56 |
65.4 |
预期性 |
|
户籍人口 |
25 |
33 |
预期性 |
||||
18 |
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
31.54 |
55.7 |
预期性 |
|||
19 |
城市建成区人口(万) |
58 |
63.8 |
预期性 |
|||
20 |
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 |
384 |
600 |
预期性 |
|||
社会民生 |
21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7004 |
38768 |
7.5 |
预期性 |
|
22 |
恩格尔系数(%) |
35.6 |
34.6 |
预期性 |
|||
23 |
城镇调查失业率(%) |
- |
<5 |
预期性 |
|||
24 |
贫困发生率(%) |
0.3 |
<0.3 |
预期性 |
|||
25 |
城镇基本社保综合增长率(%) |
5.96 |
14.1 |
预期性 |
|||
26 |
保障性住房覆盖率(%) |
17.6 |
25 |
预期性 |
|||
27 |
农村集中供水率(%) |
45 |
75 |
预期性 |
|||
28 |
每万人口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人) |
706 |
748 |
预期性 |
|||
29 |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张,常住人口) |
3.08 |
4.5 |
预期性 |
|||
30 |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人,常住人口) |
1.74 |
2 |
预期性 |
|||
31 |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张) |
10.53 |
30 |
预期性 |
|||
32 |
基层民主参选率(%) |
92.7 |
93.5 |
预期性 |
|||
33 |
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 |
3 |
6.2 |
预期性 |
生态文明 |
34 |
耕地保有量(万亩) |
45 |
45.88 |
约束性 |
||
35 |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 |
52.5 |
43 |
约束性 |
|||
36 |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
3.4 |
控制在泉州 下达指标内 |
约束性 |
|||
37 |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控制在泉州 下达指标内 |
约束性 |
|||
38 |
森林发展 |
森林蓄积量 (万立方米) |
392.59 |
400 |
约束性 |
||
森林覆盖率(%) |
52.7 |
52.7 |
约束性 |
||||
39 |
城市空气颗粒物(PM2.5)浓度(mg/m3) |
0.00035 |
完成上级目标 |
约束性 |
|||
40 |
海水水质达到或优于二类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 |
65 |
完成上级目标 |
约束性 |
|||
41 |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
二氧化硫排放量 |
8.68 |
完成上级目标 |
约束性 |
||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
10.6 |
完成上级目标 |
约束性 |
||||
氮氧化物排放量 |
20.3 |
完成上级目标 |
约束性 |
||||
氨氮排放量 |
23.9 |
完成上级目标 |
约束性 |
第三章 空间布局
严格落实国家、省、泉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主动对接大泉州都市区和厦漳泉同城化发展战略,优化城镇空间、产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布局,建设具有区域吸引力的幸福宜居城市、厦漳泉大都市区的次中心。
第一节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一、推进“双城”:中心主城区和南翼新城
——中心主城区。包括溪美街道、柳城街道、美林街道、省新镇、霞美镇、丰州镇。拉开城市骨架,丰富城市功能,打造集商业、商务、行政、金融、研发、教育、会展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到2020年,中心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5.7平方公里,人口达63.8万。
——南翼新城。包括官桥镇、水头镇、石井镇。按照“一心两轴四组团多区”规划布局,培育以水头为核心,官桥、石井为功能组团的发展空间体系,形成有主有辅、中心聚集、功能共享的布局形态,建设彰显闽南文化、滨海特色精品新城区。至2020年,城镇建成区面积达81.6平方公里,人口达68万人,城镇化率达75%。
二、发展双轴:西溪发展轴和东溪发展轴
——西溪发展轴。即由泉州市中心城区经由南安向西辐射的区域发展轴线。依托S308、双安高速等区域交通干线沿西溪布局,串联起中心城区、霞美镇、仑苍镇、英都镇等乡镇。霞美组团积极对接中心主城区,主动融入大泉州都市区,建成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英仑组团建成国际性水暖卫浴产业的综合服务中心。“十三五”期间,将西溪发展轴打造成南安城镇服务产业发展功能最完善的地区。
——东溪发展轴。即由泉州市中心城区经东溪沿岸向北辐射的区域发展轴线。依托S307、南洪公路等区域交通干线,串联丰州、洪濑、梅山、诗山、罗东等重要乡镇,打造梅山-罗东、洪濑-康美、诗山-金淘-码头特色鲜明的文体商贸生态旅游新市镇。
第二节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加快实施南部蓝色产业带、中部综合发展带和北部绿色产业带,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带。
——南部蓝色产业带。官桥组团重点发展粮油商贸、建陶创意及石材精品加工,水头组团重点发展石材加工、贸易与专业服务,石井组团重点发展空港经济、临港经济与现代物流、滨海旅游等新兴产业。“十三五”期间,打造成“国际石材之都”、临港新兴产业集聚区、滨海文化旅游基地。
——中部综合发展带。主城区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英仑组团重点发展水暖厨卫、阀门和消防器材产业;丰霞组团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和光电信息产业。“十三五”期间,打造成全国水暖厨卫产销中心、海西重要机械装备产业基地、泉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发展平台。
——北部绿色产业带。以生态和人文资源保护为前提,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文化、体育、旅游、健康休闲、都市农业、轻纺鞋服、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十三五”期间,打造成集文、体、游于一体的厦漳泉都市区健康休闲后花园、都市型特色农业示范区、现代无污染轻纺工业发展基地。
第三节 优化生态空间布局
落实国家、省、泉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确定三类空间比例,加快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城镇空间增长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功能红线和海洋生态红线。
——优化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南部沿海三镇。要盘活资源空间、优化国土开发,推进全域基础设施一体化、产城发展集约化、村镇建设生态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人口、经济要素在不同区域间合理分布、融合发展。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中心市区、英仑组团、康洪组团和丰霞组团等。要加快人口、经济要素集聚,集中力量开发核心区块,着力提升单位国土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
——适度开发区域。主要包括梅山-罗东、诗山-金淘-码头及其他山区乡镇。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严格建设用地管控,优化整合农村居民点,保护农村田园景观。
——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林地、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山美水库。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守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双红线”,严格依法实施强制保护,逐步减少各类开发和建设活动,加强区域内生态空间修复,保障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第四章 加快转型升级 着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顺应“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发展趋势,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构建以石材陶瓷、水暖厨卫、机械装备、鞋服轻纺为支撑,以服务经济、海洋经济、信息经济为引擎,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
按照“整合链条、协同制造、集成发展”的思路,落实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修改完善并加快实施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加快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推动“南安制造”向“南安智造”转型。力争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3537.1亿元。
一、推进主导产业集成化。大力拓展“泛家居”经营理念,整合开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装饰产业链资源,鼓励石材陶瓷、水暖厨卫、消防器材、家具家电、物流等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联合体或建筑(装饰)产业现代化联盟,推进企业抱团协作、跨界营销,加速主导产业协同式增长、集团化升级,加快向“绿色家居”转型。推广应用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推动构件设计标准化、预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加快向“绿色建筑”转型。推进建筑业与建材业深度融合,切实提高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保障建筑质量安全和全寿命周期价值最大化,带动建材、节能、环保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向“绿色建材”转型。力争到2020年,培育建筑建装一体化企业10家以上,产值120亿元以上。
——石材陶瓷产业要围绕打造“国际石材之都”,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石材加工贸易竞争,支持企业赴境外进行矿山采购,建立原料基地,构建全球原材料供应和配置网络,持续提升石材指数影响力,增强石材行业话语权和定价权。推进石材行业向高端科技拓展,扶持发展石材装饰装潢、创意石材设计,做大人造石、环保新型墙材、马赛克等石粉碎石利用产业,完善石材装饰装潢养护、石材机械、石材设计、石材物流、石材金融等产业服务生态链,走高端奢华、创意文化、循环发展和专业服务之路,巩固石材行业国际领军地位。陶瓷业要不断提升陶瓷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广激光3D喷墨印花、喷墨喷釉一体化、窑炉余热利用、低质原料及废陶瓷综合利用等技术,加快陶瓷行业向高端大理石瓷砖、建筑卫生陶瓷、工艺陶瓷、绿色节能陶瓷转型发展。到2020年,石材陶瓷业产值达到750亿元。
——水暖厨卫产业要围绕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水暖卫浴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紧密结合现代家居潮流,引入3D打印技术、柔性制造和大数据理念,注重体验人性化和产品智能化,加大工业设计创新和品牌营销力度,培育线上名品店和线下体验中心,做优做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打造上下配套、集成一体的五金水暖厨卫产业链。力争到2020年水暖厨卫业产值达到300亿元。
——机械装备产业要围绕打造海西重要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加快数控机床、消防器材、阀门制造、建材建筑机械、电工电器、机械配件等行业持续壮大拓展,建设具有集群先导、创新示范、低碳先行、服务完善的机械装备产业集群。产业机械要开发大型化、智能化和节能型建材建筑机械,完善以石材、水暖等产业为依托的机械配件系列产品。阀门制造业要向高端化、国产化、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引进国内阀门龙头企业。消防器材产业要向链条延伸化、产品智能化、系统高端化方向发展,推动消防器材产业走在全国前列。力争到2020年机械装备业产值达到700亿元。
——鞋服轻纺产业要推进纺织鞋服、纸品制造、粮油食品、塑料化工、家私装饰等传统产业新型化发展,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和装备技术水平,加快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建设新型针织产业、“南安童鞋”名品集聚区、多样化纸品制造强市,打造完整粮食工贸产业链、精细化工产业链和时尚家居名市。力争2020年鞋服轻纺业产值达850亿元。
二、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培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生物医药、空港经济等七大新兴产业。
——节能环保。以石材循环经济和环保装备为重点,推进集成房屋示范基地、石粉碎石回收利用系统等项目建设,形成以支柱产业相配套的循环经济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新型显示、LED照明、无线通信、微波通讯终端设备、安防监控、新型元器件为重点,形成基于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高端装备制造。大力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提高关键配套系统和设备、关键零部件与基础件的制造能力,加快培育发展智能专用装备、高端精密加工机械、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及集成应用等。
——新能源。扶持发展太阳能热利用和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风力发电、生物质清洁燃料利用、城市生活垃圾能源化利用、地表水以及光热利用等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加快光伏建筑一体化,促进光伏产业转型提升。
——新材料。以金属材料、光电材料为重点,推动电子级单晶硅、LED外延及芯片产业化,加快发展激光显示中的核心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生物医药。以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大宗药材集散贸易、仓储物流和种植加工等,打造集行业优势和区位优势为一体的海西健康产品等健康产业交易市场、博览中心、生产基地。
——空港产业。积极对接厦门翔安机场建设,优化临空产业布局,引进以空港为导向的光电信息、精密机械制造、食品医药等高科技新兴产业。
三、推进产业布局园区化。加快推进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与所在地的管理服务权责机制,完善产业导向、用地审查、投资强度、亩产效益、弹性供地等机制,促进园区资源整合、资产盘活,提高产业承载力。引导产业园区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机衔接,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模式,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旧工业园区改造,鼓励旧工业区通过产业置换提高产业集聚度,向专业园区发展。规划建设新兴产业基地,重点建设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临空产业城、海峡科技生态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园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到2020年,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园区)15个、新兴产业基地3个,实现工业园区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75%以上。
第二节 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
适应“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双重需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35%。
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放宽市场准入,完善行业标准,创造环境条件,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服务业与农业、工业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
——现代物流业。加快综合交通网络配套物流设施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和高效联运。推动传统货运站场转型升级,建设一批具有综合物流服务功能的公路货运枢纽。鼓励发展应用厢式货车、集装箱车辆、专用车辆和甩挂运输方式。扶持发展智能物流,供应链物流,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构建与制造业、电商紧密配套的仓储设施、信息平台、配送网络。依托石井港口优势发展港口物流,推动闽台冷链物流产业合作。继续加快石井港后物流园区、海西石材物流园、中工艺石材物流园、中轻石材物流园、“天地汇”公路港等项目建设,提升观音山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培育形成具有区域节点性质的物流产业集聚区。支持南安市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发挥职能。
——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加强对中小企业、战略新兴产业、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推动外资、台资银行在南安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准金融机构。支持南安农商银行、汇通村镇银行充分发挥一级法人机构优势,全面提速发展。争取引入新的证券公司。支持小额贷款公司规范稳妥发展,提升融资性担保公司运作水平,扩大农村增信服务公司试点。推动金融业和互联网企业跨界发展,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金融产品、服务、技术和平台创新。
——商贸会展业。推进中国石材城、中国水暖城、中国粮食城等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加快泉州汽贸城、光机电贸展中心建设,规划建设石材展示运营中心、海西(南安)“泛家居”体验营销中心、消防市场和汽车专业服务市场。扩大石博会国际影响力,提高水暖泵阀交易会、农订会等展会水平,提升南安成功国际会展中心知名度。
二、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倡导崇尚绿色环保、讲求质量品质、注重文化内涵的生活消费理念,创新政策支持,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质量和效益。
——旅游业。深度挖掘海丝文化内涵,加大旅游项目规划、生成、招商、建设和宣传促销力度,加快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厕所革命、旅游文明规范、旅游安全生产等四大工程,着力打造名人南安、海丝南安、宗教南安、古建南安和生态南安旅游品牌,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努力建设旅游强市和海西重要旅游目的地。
——房地产业。合理引导住房消费,加大房地产金融信贷服务,优化房地产市场发展环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健康养老服务业。顺应人口老龄化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趋势,推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合作,支持在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建立卫生服务机构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慢性病管理、中医保健等家庭医生式服务;推动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鼓励发展日间照料、上门巡视、全托、半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人照料服务。
第三节 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做大与“互联网+”相适应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十三五”期间,互联网经济年均增长25%以上。
一、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向制造业延伸,创设石材等产业交易信息平台,促进生产需求和市场供给精准对接,支持龙头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推进数字化技术在各类装备上广泛运用。推动节水、节肥、节劳力、测施肥、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可追溯农业等农业互联网运用。加快质量信息网络工程建设,促进企业向垂直一体化职能供应链运作管理模式转变。推动发展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新兴消费模式,推进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消费。
二、加快壮大电商经济。抢抓泉州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战略机遇,强化行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打造以世纪之村、中国水暖城O2O平台、巨石汇等为龙头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南安电商产业园、成辉国际电商中心、北部电商创业园,积极发展电商镇、电商村,培育商业模式创新典型。
三、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加强物联网技术攻关,加快物联网产业园建设,提升智能终端产业水平和规模。推进物联网技术研发、产品应用、行业培育“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培育一批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第四节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坚持陆海统筹,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积极打造海洋经济示范区。到2020年,全市海洋产业生产总值比2015年翻一番,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2%以上。
一、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加快发展远洋渔业,大力发展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打造现代水产品流通网络。
二、加快发展海洋服务业。推进港区功能定位调整,建设现代商贸物流港。壮大升级港口物流业,推进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升石井港区货物集散与配置能力。扶持发展港口运输业,以发展水产品、石材、粮食等运输为主,提升海洋综合运输能力。积极开发海洋旅游业,重点打造滨海休闲游、成功文化游和海丝文化游三条精品旅游路线。大力发展海洋文化创意产业,以郑成功文化、海丝文化为主导,培育文化博览、动漫游戏、影视制作中心。
三、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鼓励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以海洋生物药物和海洋功能食品作为重点,规划建设集研究开发、项目孵化、生产制造、物流配送、教育培训于一体的海洋生物医药保健品基地。发展游艇制造业,引导开发高端游艇品种,不断拓展游艇制造、海洋工程设备制造上下游产业链。
第五章 实施创新驱动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2.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6件。
第一节 推动企业全方位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支持企业产业组织、商业模式、技术和品牌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一、增强产业组织创新能力。鼓励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界联合,支持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鼓励开展境外投资、并购。引导企业开展精密生产、绩效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活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提高产业集群分工协作水平,深入推进企业“手拉手”,推动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订单对接、供应链协同。实施最佳商业模式示范计划,鼓励和支持企业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多种商业模式,形成线上与线下、制造与服务、科技与市场、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
二、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群体。推广“数控一代”智能装备,推动数字化控制技术在各类装备上广泛应用,促进南安传统优势产业装备数控化、智能化升级。组织实施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关联效应大、支撑产业升级作用显著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大型企业集团,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突破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一批标志性重大产品。
三、增强企业品牌创新能力。支持石材、水暖厨卫、机械装备等产业集群申请集体商标,探索建立由政府引导、协会牵头、企业参与、电商协作、全媒体深入合作的新型国际化区域品牌培育创建机制,指导企业建立和实施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引导品牌创新、品牌管理和品牌经营,支持企业品牌国际化,鼓励品牌企业国际商标注册、境外商标维权和开展国际品牌合作。支持我市有历史文化积淀的特色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四、增强企业质量创新能力。强化质量基础建设,鼓励水暖厨卫、石材陶瓷、机械装备等领域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地位和联盟标准制定。加快质量管理方法创新,组织开展政府质量奖、“质量月”等活动,鼓励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进南安市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培育并创建国际互认、国家认可的国家级检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加快国家水暖洁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石材建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步伐。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加强质量信息网络建设。
五、构建企业创新服务平台。优化产业创新平台布局,加强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建设,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建设,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转化与应用,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和科技资源共享与交易云服务平台,实现科技资源整合、信息开放共享、技术成果交易以及科技金融服务无缝对接。
第二节 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深化人才强市战略,加大招才引智和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集聚人才、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省级人才强市、民营经济人才特区。
一、培育和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吸引海外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和高端团队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我市创办科技型企业。根据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高端人才的培育和引进。落实人才工作规划,完善人才优惠政策,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一批具有领军才能的杰出人才、创新型科研团队。进一步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股权或期权激励等方式留住人才。
二、激发创新创业人员主体活力。完善科技奖励评审制度,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评审机制。实施与增加知识价值相挂钩的收益分配原则,适当提高科研人员分享成果转化收益的比例。创新各类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服务等人才开发机制,完善创新创业人才住房、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政策。探索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在校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
三、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训力度。支持引进经认定的优质社会培训机构,采取面授、远程网络互动等方式,对大学生、农村青年、返乡人员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全面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通过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强化公益性培训,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创新能力提高。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职工技能提升计划以及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我市急需的技能人才队伍。
第三节 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财税金融、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一、加快构建众创空间。以各类企业、投资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为主,推广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加快完善现有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的服务功能,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市场化的众创空间,有效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项目发展。
二、加强财税金融扶持。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创业投资抵免所得税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信贷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创新发展。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投资基金、担保基金等市场化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创业领域,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创新创业型企业的支持作用。
三、加强科研成果保护应用。积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方案,打造“专利支撑引领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推动产业创新升级”、“企业品牌、区域品牌与产业品牌共融互进”的知识产权发展模式,构建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工作机制。鼓励企业依托“6.18”虚拟研究院,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协作,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第六章 激活发展动力 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把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确定政府行为边界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释放改革红利,激活南安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动力。
第一节 深化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
按照建设阳光高效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强化公共服务意识,优化组织结构,提高政府效能。
一、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前置审批环节和中介服务事项,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优化并联审批和“三集中”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一口受理”服务模式,完善“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加快网上办事大厅标准化建设,推动行政审批信息化。健全市场公平准入机制,推动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领域。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二、建设阳光高效服务型政府。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精准化。建立权责统一、主体明确的“责任清单”、明确权利主体和权力运行流程的政府 “权力清单”、平等公开的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现代财政资金“管理清单” ,建成透明高效的“政府服务网”。健全绩效评估与管理体系,强化行政问责制。
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实行规模控制和预算管理,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开展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第二节 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
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加强自主创新,切实防范风险,全面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一、推动设立产业基金。按照“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项目带动、滚动发展”的思路,发起设立南安市产业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导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支持企业到“新三板”和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挂牌。支持引导企业通过发行私募债券、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加大直接融资力度。积极发展各种债券、股权类融资,健全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小微企业金融专营机构建设,健全小微企业线上线下融资服务平台,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面向小微企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三、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健全金融风险预警和处置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完善提升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健全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构建小微企业“征信+评级+增信+授信”金融服务模式。推动保险公司向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小额贷款的综合服务。提高企业应急保障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建立防范民间金融向金融体系渗透传导风险的隔离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金融行为,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四、加快推进金融要素市场化。创新知识产权、股权、应收账款、订单等质押贷款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和发行金融债券。推广公共私营合作制(PPP)模式,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社会事业和特许经营领域。
第三节 全面深化其他领域改革
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将各类改革推向深处。
一、推进“多规合一”改革。按照“建立平台、规划叠加,协调融合、分区对待,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总体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试点。探索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相关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坚持一张图纸管控到底、一个平台协同管理、一张表格受理审批、一套机制保障运行。
二、推进土地市场改革。积极发展城乡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加快形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土地收益制度和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探索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交易平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快农村土地产权评估中心、抵押担保贷款中心、交易服务中心和土地产权数字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创新土地再开发机制,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盘活利用闲置低效用地。鼓励工业企业在原用地范围内不改变用途前提下进行增资扩产改造。建立健全工业用地退出机制,创新多元化土地供应机制,探索“分阶段出让、短期出让、租赁”等多种弹性土地供应方式。探索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投资建设工业、物流和其他鼓励类的产业项目。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权实现增值收益的各种途径。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股权置换等方式,参与国企改革重组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稳妥地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做大做强国有投资平台,发挥国有资本的导向作用。
四、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全林权动态管理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权流转市场,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水资源管理改革,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办法。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探索实行农村“136”工作法,完善干部驻村任职制度。
五、推进价格机制改革。推进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以及差别化电价、水价和超限额能耗惩罚性电价、水价制度。完善污水、垃圾处理和排污收费制度。
第四节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国防基本知识。增加国防动员投入,加强战略通道和战备物资储备基地建设。坚持党管武装,抓好预备部队和民兵建设。巩固扩大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建设,创新双拥工作机制,深化科技拥军、文化拥军、司法拥军、民企拥军、社区拥军,实现国防建设和地方发展同频共振。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建立军地企业对接机制,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获取“四证”资质认证,提升军地资源共享水平,推进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
第七章 融入“海丝”战略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抢抓国家“一带一路”、福建自贸区、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南安地缘、商缘、人缘优势,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合作共赢的“海丝”经济大市场和城市“朋友圈”。到2020年,外贸出口总额达18.63亿美元,年均增长5%。
第一节 加快推进海丝先行区建设
积极融入泉州海丝先行区“十大行动计划”,加快推进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力争率先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一、加快设施互联互通。按照国家一类口岸标准完成石井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与海丝沿线港口港务合作,积极拓展境外航线,推动与海丝沿线重要港口缔结友好港口,打造成为泉州南翼主要商港、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重要辅港。积极对接厦门翔安机场建设,打造与机场辐射相配套的路网体系。加强与国内物流信息服务、跨境电商服务等资源的互联互通,打造“海丝”物流信息集聚中心。
二、拓展经贸合作。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供应链管理基地,推动石材、水暖厨卫国家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发挥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平台载体作用,促进南安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探索建立政府参与、企业运营的海外投资基金,推动民营企业组团到“海丝”沿线地区进行矿山开发、金融合作、基础设施和专业市场建设。依托境外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扩大石材运输、工程承包等领域的劳务合作。创新对外贸易发展模式,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引导出口企业到境外参展,在主要贸易国注册商标,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积极吸引“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来南投资,主动承接先进技术、先进生产力转移,扩大关键设备、先进技术、重要原材料进口。
三、密切人文交流合作。加强对“海丝”相关史料研究、文物搜集与保护,积极投身“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活动。深化青年、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友好交流。争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员往来、居留、营商等方面的简化手续,营造便利人员往来的政务环境。在与日本平户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的同时,着力拓展与南亚、西亚、东非、北非、澳新等地区的友好城市交往。
第二节 打造自贸区首选配套区
及时借鉴自贸区内试点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体系,争取设立石材保税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努力营造通关便利环境。优化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的管理体系,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服务体系,加快探索建设面向内外资一体化的市场准入制度,积极试验试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清单型管理模式。
第三节 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
依托“南安人经济圈”优势,吸引市域外南安人优势项目和雄厚资本“回归”入驻,做大“南安人经济”。不断完善与海外华侨的开放对接机制,重点加强与东南亚、欧美、澳洲等国家的侨团、商会、协会和会展机构的合作,搭建海外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冬(夏)令营、海外文化教育交流团、外派华文教师等方式,进一步做好华侨华人新生代的工作,增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对家乡的认同感。加强引智工作,积极探索和争取支持侨商参与南安经济建设的具体政策。
第四节 深化南台港澳交流合作
积极落实ECFA协议,推进南台经贸深度融合,加快“台商创业园”等涉台基地建设,承接台湾光电、装备以及现代农业、服务业转移。继续办好农订会,争取设立“台湾农产品免税直销市场”,打造对台小额贸易前沿基地。拓宽货物直航台湾业务范围,提升泉金航线服务能力,推动南台旅游合作。充分利用香港、澳门国际资源优势,全面加强与港澳地区在金融、物流、商贸、信息、科技、人才、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第五节 推动厦漳泉地区协作发展
深度融入厦漳泉同城化和泉州环湾大都市建设大局,加强与厦漳泉同城化发展规划对接,推进与厦门、晋江在产业、交通、市政、港口、物流、岸线和生态环保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发挥经济腹地作用,规划建设绿色建筑科技园、阀门高新技术园、空港物流园,吸引厦门微电子、锂电池、汽车整车生产等高端项目落地,探索与厦门通过股份制方式共建跨界增长区。深化石井港与周边内陆地区之间物流供应链协作,吸引周边内陆省市货物从南安出港。
第八章 统筹城乡发展 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建设
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按照“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着力完善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增强中心镇聚集度,优化城镇发展布局,走有南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节 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围绕城市总体规划,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建设显山露水、拥江向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一、优化中心城区布局。加快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配套设施、城市绿网和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等各项专项规划。加强老城空间整合,优化滨水开放空间,形成“服务向心、生活向溪、产业围绕”的组团空间结构。加强规划管控,做好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和城市空间轮廓线控制,提升城市景观水平。严格执行建筑退让、密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严厉打击“两违”,做到一张图纸管到底。
二、提高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力。加快外环路、滨江南路、南北大道北延伸段、纵三线省新至溪美段等市政道路建设,打通外联通道。科学利用各类空间,积极推动城市立体化发展。统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形成若干个要素相对集聚、配套相对完善、功能有所侧重的综合中心。建设绿色廊道和块状绿化,形成带状绿化、块状绿化相连的绿化网络新格局,构建“水绿相依”、“城林交融”的生态宜居中心城区,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
三、推进中心城区改造更新。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原则,加快“五大中心”建设和柳湖、北山、河滨(二期)等片区更新改造,增强中心市区的首位度和集聚力。进一步完善城北、城西组团配套设施,推动新区人气、商气快速集聚。加快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提高中心城区物业管理水平,推进城市网格化、数字化、规范化管理。
第二节 增强城镇发展活力
围绕产城融合主题,以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为着力点,以沿海三镇小城市培育为龙头,以小城镇试点建设为重点,塑造一批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宜居小城镇。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深入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逐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同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权利。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企事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增强其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提升城镇发展品质。顺应现代城镇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推动绿色、人文城镇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发展品质。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发展全过程,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深入发掘镇、村历史文化资源,在原有城镇自然人文特征的基础上,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城镇空间。
三、积极培育新型城镇化试点。围绕“三镇一城”目标,加快沿海三镇产城融合培育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向新兴小城市发展。推动省、泉州市试点小城镇和中心镇建设,加强与周边乡镇互动,实现连片融合发展。创新城镇管理体制,适度赋予小城镇更大的管理权限,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的新平台。充分考虑产业与城镇之间互动关系,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的建设,推动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
四、推动东溪流域加速崛起。深入实施东溪流域城乡协调发展规划,持续加大财政支持、产业扶持、项目落地、民生保障、生态补偿力度,健全南北对接、山海协作、园区共建激励考核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强化码金山轻工产业基地、洪都工业区、水口回归创业园、金光工业集中区、北部电商创业园、洪濑小商品市场和雪峰家居市场等产业平台招商运作,鼓励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三节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一、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产权交易等市场,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激励和利益分享机制。创新面向“三农”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统筹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加快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和经营组织形式创新,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业务,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增加涉农保险产品,发展融资性农业担保公司。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引导更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投向农业、农村。
二、构建共建共享、全面覆盖的基础设施网络。统筹协调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充分考虑现状和未来城镇功能片区情况,按照拉开框架、城镇带动、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增强基础设施的辐射和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对农村覆盖,形成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
三、确保城乡公共服务的公平和均衡。市域层面以公共设施布点控制为主,明确各乡镇所要设置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规模和内容,同时突出对公共服务设施的线位控制,推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做到刚柔相济、灵活有度。发展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结合现实的配置状况及未来发展要求,依据人口的分布特征与人口聚集结构进行配套,使整个公共服务网络更加均衡和高效。
第九章 立足适度超前 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
以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目标,按照“结构优化、效益综合、空间均衡”的要求,立足适度超前,加快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构建综合交通网络
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城际(市)轨道交通网为骨架,构建城镇与中心城区的安全、便捷、舒适、经济、低碳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实现我市对外交通高速化、对内交通快速化、无缝换乘便捷化,实现中心市区5分钟、乡镇20分钟左右上高速,构建中心城区至各乡镇半小时、各乡镇之间一小时交通经济圈。高速公路方面,加快推进厦漳泉城市联盟线、南安南互通至同安汀溪高速、泉三高速复线南安段等项目建设;国省干线方面,完成307复线、横八线金淘、洪濑过境线建设,争取开工建设联三线、联十一线。镇镇有干线方面,完成英都至仑苍、英都至翔云、乐峰至向阳、仑苍至眉山等公路晋级改造。农村公路方面,继续推进县道晋级改造、通建制村公路单车道拓宽改造及危病桥改造加固,完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创建农村公路养护示范工程。客运场站方面,加快市区公交枢纽、沿海三镇客运站规划建设。港口方面,加快石井港区万吨级码头开发建设,建成大中小泊位较为完善的港口码头群,形成年吞吐能力4000万吨的现代物流商港。
第二节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加强电力、煤、油、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能源利用的衔接平衡,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十三五”期间计划投入电网建设和改造资金27亿元,推动新建1个500千伏、3个220千伏、12个110千伏、5个35千伏输变电工程和配套线路,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基本解决供电设施过载、“卡脖子”和“低电压”问题,加快构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坚强电网。开工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加快发展向阳、翔云、东田等陆上风电场,推动光伏发电示范工程,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比重。积极推动油气管网工程、乡镇LNG气化站、汽车加气站等设施建设,强化气源对接和输气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天然气保障能力。
第三节 积极打造智慧城市
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设施,推进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加快4G网络建设,实现主城区及重点乡镇4G网络100%覆盖,交通枢纽、商业密集区及政务区WLAN热点达到100%覆盖。加快农村、偏远地区宽带网络建设,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信息网络。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能国土、智能物流工程,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智能化。依托“中国·南安”政府门户网站,协调推进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和业务整合。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推行电子证照和全流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实现行政审批智能化、信息化。
第四节 优化市政公共设施
优先发展城乡公交,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构建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的城乡客运网络,至2020年中心市区公交出行占机动出行比例达35%,完善步行与自行车慢行系统、公共停车设施。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充电桩建设。加快市区第二水厂、金淘自来水厂、金鸡水厂、官桥园区自来水厂一期、诗山自来水厂等一批项目建设,满足群众的用水需求。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统筹协调各类工程管线的规划建设,道路新建、城区改造和各类园区建设实行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模式。加强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规划建设,加快城市滞洪区排水管网、排涝泵站和排涝河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高城市防汛排涝能力。完善提升市区、中心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泥无害化处理。完善邮政快递网络设施空间布局。
第五节 完善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
完善城乡水利保障体系,加快建设一批蓄引调水工程,重点解决沿海地区资源性、工程型缺水和原中央苏区、老区和贫困地区的民生水利问题。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晋江流域南安段防洪工程、中小河流治理、海堤及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等防汛抗旱工程建设。到2020年市区防洪(潮)达到30 年一遇,重点城镇区达到20年一遇,防洪(潮)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推进城乡气象与洪水预警、防震减灾、地质性灾害防治以及海洋与渔业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急避灾场所等基础设施和救灾应急能力建设。加强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建设,强化林业有害物质生物灾害防控。
第十章 发展现代农业 全面提升“三农”工作水平
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全面提升“三农”工作水平。到2020年,农业产值达到46.14亿元。
第一节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
一、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优化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重点发展果蔬、茶叶、食用菌、花卉、畜禽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强农业“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可溯试点建设。培育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打造一系列农业观光、林业观光、生态养生度假和文化旅游小镇。
二、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支持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引进,推广智能温室、水肥一体化、无土基质栽培、畜禽养殖智能监控等农业现代设施,建设一批设施果蔬基地、工厂化食用菌集聚区、生态环保型现代生猪养殖基地、观光型花卉示范基地、渔业养殖示范基地。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扶持农业电商发展,鼓励发展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推动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采集、科学化管理、智能化控制、精准化服务,引导建设智能化设施农业示范点。
三、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开展职业农民大中专学历教育,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现代种养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培育服务主体多元化、运行市场化的新型农业组织。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有效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加快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
第二节 建设优美农村环境
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要求,科学规划市域村镇体系,加快塑造一批山清水秀、民富业强、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一、提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以“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互动”以及“村庄秀美、环境优美”为原则,进一步修编完善村庄布局规划和乡村规划。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合空心村的要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二、加强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家园清洁行动”,逐步推行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生活污水整治,实现乡镇镇区和重点建制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加强村庄地上空间整治,打造景观节点,留足公共空间。加强村庄水系整治,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三、提升村庄综合服务能力。加强村庄道路建设,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开展村庄绿化,创建绿色村庄。提升村庄生态保护与建筑风貌特色水平。推进村庄公共设施场所、活动场地和运动场地建设,加强教育、卫生、文化资源配套。加快建设农村社区服务站,积极稳妥地推进村改社区工作。
第三节 打赢脱贫攻坚战
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加大贫困地区发展支持力度,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确保在2017年前实现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一、强化精准扶贫。按照“六个精准”和“四个一批”要求,对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特困人员、居住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贫困人口,采取针对性分类政策,提高扶贫政策精准度。重点抓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确保做到精准识别、应扶尽扶。
二、增强造血功能。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扶持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发展,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支持力度。依托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深入开展贫困农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争取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支持贫困地区通乡通村公路的升级改造,抓好农田水利设施、信息网络、电网改造、安全饮水的建设。
三、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坚持整村推进、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等工作机制,每年确定一批重点帮扶村,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以点扩面、逐村突破,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第十一章 突出绿色清新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坚持绿色富市、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新能源示范城市,着力推进以“青山、碧水、蓝天、净土”为主体的生态治理工程。到2020年,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节能减排、低碳和生态环境质量等主要指标处于泉州市前列。
第一节 推进青山管理养护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理念,推进森林资源抚育更新,提高林地保护和管理能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一、加快“森林城市”建设。打造以各种林地为主体,包括城市水域、公园、草地等为一体的“森林城市”。开展全民绿化行动,严格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规范人工商品林采伐,加强造林绿化和森林抚育。推进村镇风景片林和农田林网建设,抓好高速公路、国省道路、县重要道路、铁路等交通干线两侧及一重山造林绿化美化。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强化森林经营,优化林分空间结构,提高森林质量。
二、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工作,科学划定可采区、限采区、禁采区,严格限制矿山开采总量,强化持证矿山开采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落实边开采边治理措施,严格控制采矿业“三废”排放。继续组织实施矿区“青山挂白”恢复治理,重点推进主干公路两侧矿区植被恢复和景观修复。
第二节 推进碧水污染防治
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开展流域性(包括近海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强化用水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质监测。
一、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控制行动,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机制,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健全节水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加快淘汰非节水型的设备和器具。
二、强化水污染治理。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实施“河长制”,深化东溪、西溪重点流域整治,强化源头控制。加大工业园区污染整治,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循环化改造,推广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推进建筑饰面石材企业污水零排放治理,坚决打击非法小电镀。加强农业水污染防治,全面推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利用现有沟渠塘建设农田余水入河前置库和生态拦截型湿地系统,减少氮磷入河量。加强饮用水质监测,重点加大洪濑、美林水厂和山美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监管力度,禁止晋江上游发展化工、造纸等重污染行业。
三、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注重海洋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举、陆海同防同治,加强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建设,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行海陆一体化的海洋环境管理。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第三节 推进蓝天综合治理
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粉尘颗粒污染治理,消除噪声污染,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技术,积极推进蓝天综合治理。
一、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大废气粉尘监控和治理力度,强化建筑施工扬尘、露天烧烤、垃圾焚烧、餐饮油烟、道路扬尘、城市工业企业等污染源整治。加强可吸入颗粒物(PM2.5)等空气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在工业区或重点企业周边增设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定期披露空气质量状况,建立健全大气污染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
二、积极推行噪声分类管理。消除噪声污染,防治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严格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审批制度,强化饮食服务、娱乐场所等生活噪声的控制。
三、深入推进节能低碳发展。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引入第三方碳排放检测机构,强化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单位产品能耗标准、绿色建筑标准约束。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办法,扩大绿色、低碳、节能产品采购比例。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
第四节 推进净土保护修复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强化土地污染防治,积极推进净土保护修复。
一、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开展晋江东西溪流域水源区、盖溪小流域、英溪小流域等项目水土流失整治,支持以小流域、坡耕地、崩岗为重点的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建设,保障中下游地区用水安全。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区水土保持、矿山生态恢复和废弃地复垦,加强矿山污染治理。
二、强化土地污染防治。落实国家土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善土壤环境检测网络,提高土地污染检测能力。开展耕地和园地土壤加密调查、质量评估、等级划分和治理修复工作。加强建设用地污染防治,开展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企业排放检查。开展已转产、搬迁、关闭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污染地块清单,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
第五节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和体系创新来保护生态环境。
一、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森林、矿产资源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保护成本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增加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探索开展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交易。
二、完善资源环境保护和管理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检测预警机制。完善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准入、监管制度。健全水资源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和责任考核制,推行林地定额管理、用途管制和生态公益林管护制度。
三、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体系。强化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重大生态责任事故一票否决。探索建立生态文明目标责任制,党政同责和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终身追究制度。
第十二章 推进传承创新 打造闽南文化强市
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提升文化品位和影响力,建设“书香南安”。
第一节 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
落实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建设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一、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深入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树立诚信、尚礼、自信、包容的市民形象。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文明建设的社会参与度。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移风易俗,创新推广乡规民约、家训家规。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程,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为重点,弘扬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民族优秀文化进教材、进课堂。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传播正能量。
第二节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创新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点文化设施和各类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建好郑成功文化公园,推进李贽文化公园和市图书馆新馆、博物馆建设。完善市、镇、村“三馆一站一室”和农家书屋,健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捐赠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文化资源信息化建设,实施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建立网上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数字平台。继续实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完善文化服务标准和服务制度。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开展文化下乡、广场文化艺术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对社会修志的指导和管理,促进档案事业稳步发展。
三、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打造文化强市的重要推动力,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推动文化、广电、报业管理运营机制改革。创新文化演艺单位经营管理机制,加快市文艺院团演艺资源整合,扶持民营文艺表演团队,完善演艺文化产业链。开展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创新网络文化管理,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第三节 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加快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7%。
一、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动漫游戏、数字传媒、广告装潢等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建筑、制造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文化装备及消费终端制造业。推动有实力、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文化企业。引导文化产业有序聚集,打造主业突出、链条完整、集聚效应好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推进东星奢石文创园、英良印象五号、石文化博览园、万年青兰花文创园、两岸传统艺术展示中心等文创项目建设,打造文化创意孵化基地。
二、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法治建设,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多层次文化产品市场,加快培育文化要素市场。发展文化市场中介,支持文化行业组织建设,推动行业自律。
第四节 打造南安特色文化品牌
保护、传承优秀本土文化,凝聚内涵,提升品位,着力打造南安特色文化品牌。
一、塑造城市特色文化品牌。深入开展“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创建工作,把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挖掘、开发南音、高甲戏、木雕、锡雕等特色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和民风民俗。支持官桥蔡氏古民居、丰州“闽南古镇”等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名镇、名村。大力弘扬“石博天下,水暖万家”产业文化,讲好“南商故事”,凝聚“南商精神”,打造“南商文化”品牌,塑造南安文化特有的“精气神”。
二、深化文化对外交流合作。打响九日山“海丝文化”、郑成功、李贽、凤山等文化交流品牌,办好“郑成功文化节”和“凤山文化旅游节”。加快融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争取建立闽台民俗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共同做好闽台郑成功信俗、田都元帅信俗、布袋戏等项目保护。深度参与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南台民众祖籍地文化展示、创作、申遗等方面的合作,深化南台宗亲族谱对接、姓氏溯源文化交流。经常性开展南音国内外演出活动,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常态化、品牌化。
第十三章 注重共享发展 强化民生优先导向
健全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第一节 构建均衡优质的现代教育体系
围绕建设教育强市目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现代教育体系。
一、完善教育公共服务。发展学前教育,鼓励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子女依法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阶段“两头延伸”,实施残疾儿童、少年学前至高中阶段免费教育。重视发展高等教育,支持闽南科技学院、泉州师院高职学院、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壮大。
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序增加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做好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整合与布局规划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学校标准化建设,建成区位优势明显并辐射带动全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建立鼓励城区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职任教机制。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鼓励社会力量与民间资本进入教育投资领域。
三、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健全校企合作制度,推动职业教育与南安产业深度融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融通。加强市职教中心和3个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鼓励高职院校拓展办学模式,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四、发展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大力开展岗前培训、社区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非学历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和组织,建成覆盖城乡、贴近群众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建立有利于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建立个人学科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
第二节 构建更加积极的收入保障体系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推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十三五”期间,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
一、提升就业水平。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培训机制,推行订单式培训、定岗培训、定向培训等与就业紧密联系的培训方式,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体系。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就业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专业化。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信息化。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职工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社会保险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基本权益。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争议调解仲裁、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等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完善三方机制职能。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工资保证金和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保障劳动者按时足额领取工资报酬。推进劳动用工信息申报备案制度,加强对企业用工的动态管理。
三、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健全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定期调整制度,建立健全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推动收入分配向基层工作人员倾斜。深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农民生产性、经营性、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
第三节 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一、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体系,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相互补充和衔接发展。提高失业保险覆盖率和统筹层次,完善失业保险金待遇调整机制。全面建立工伤预防、救治与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现代工伤保险新制度。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健全社会保险标准与物价水平挂钩、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协调的联动机制。打通存量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转换通道。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全市石结构房屋改造任务。
二、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完善低收入家庭认定制度,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对低保对象和低收入困难群体救助全覆盖。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加大城乡留守儿童、生活无着人员及需要救助流动人员的保护力度。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福利事业发展,推进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第四节 构建均等惠民的健康服务体系
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健康南安”建设。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突出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健全公立医院科学补偿机制、人事薪酬制度和绩效指标体系,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基层医务人员薪酬倾斜制度,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深化医保、医药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药品采购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鼓励医师到基层、非公立医疗机构多点执业。
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大医疗资源统筹配置,抓好市医院新院区、疾控中心迁建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实用性及培养型人才的引进力度。提升医疗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和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职业病、卫生监督、精神卫生、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完善医患纠纷调处机制,依法打击医闹等违法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加快建设便捷适用的城乡公共健身设施,积极推进新体育中心和全国篮球训练基地建设,推动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激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热情,不断增强人民体质。落实校园足球规划。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各类体育赛事。扩大推动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做大做强体育产业。
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由控制出生人口数量向提高优生优育水平转变,普及优生优教知识,强化出生缺陷的预防和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出生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农村敬老院等建设,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多形式养老服务体系。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权益,关注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改善儿童成长环境,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五、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把每一道防线,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健全食品药品企业“黑名单”制度,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和舆情监测,建设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和药品安全电子协同监管平台,加快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
第十四章 坚持依法治市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完善社会治理,促进诚信社会建设,形成政府、社会、公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健康运作新局面。
第一节 推进“法治南安”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保证司法公正,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法治南安”建设,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法治环境。
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完善规范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执行重大决定事前听证制度、法制审核制度和重大处罚备案制度。加强司法、行政和审计监督,重视社会和舆论监督,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全面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的政务公开。
二、切实保证司法公正。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支持审判权、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完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严格执行行政诉讼法,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完善人民群众参与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的保障机制,加强司法活动监督。
三、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实施“七五”普法,健全政府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度。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网络平台建设,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对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执行人大的决定、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积极配合人大开展执法检查、人大代表视察及调研。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履职,就重大问题主动与政协协商,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广泛征求各类咨询机构、专家学者和老同志的意见建议。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建设。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第二节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构建政府治理、社会调节、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新局面。
一、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政社分开,推动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去垄断化,逐步扩大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范围,重点培育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社区服务类组织。稳妥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部分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建立以政府采购、定向委托等多元化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新机制。完善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和内部治理结构,实行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评估制度。发展志愿者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
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完善社会综合治理机制,推进源头治理和关口前移。提升社会治理科技信息化水平,做大做强村级平安视频监控系统,强化大数据应用,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促进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拓展群众通过网络媒体等新型方式表达诉求和利益协商的创新渠道。实施村(社区)减负增效专项行动,整合下放服务管理职能,推进公共资源向村(社区)集聚。建立健全村(社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自治制度,增强组织活力,探索村(社区)扁平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三、健全矛盾协调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的预防与化解机制,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探索社会矛盾排查预警综合体系,创新完善多元调解机制,构建以联合调解中心为枢纽,“七调解一保证”为支撑的大调解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完善仲裁制度和行政裁决制度,改革行政复议机制。促进群众能够通过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第三节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建立健全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公共安全综合治理体系,促进“平安南安”的真正落实。
一、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强化源头预防,建立健全与公共安全风险相适应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快推进政府应急平台建设,壮大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应急管理预案,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提高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建立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防范应对联动机制,提升社会协同应对能力。
二、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强化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构建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应急救援能力、信息化、安全文化建设和宣传教育培训。加强铁路道口安全监管,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强化安全执法监察、企业安全隐患排除、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加快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
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对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进行防范、化解、管控。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联网和应用,强化重点场所、部位、行业等公共安全监管。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邪教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学校、医院、企业及周边治安综合整治。加强危险物品一体化监管体系、寄递物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强化互联网安全管理,有效引导网络舆情。
第四节 加快建设“诚信南安”
加快建立以信用制度为核心、信息管理为基础、信用服务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企业信用水平和个人信用意识,建设“诚信南安”。
一、构建社会信用体系。重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加快政府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强化对市场主体信用的管理。建立以重点职业人群为核心的自然人信用管理制度。加快建立企业信用承诺制度,制定和完善行业协会、商会诚信自律公约。加快建立完善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信息和信用档案。
二、推进信用信息共享。以组织机构代码和个人身份证号码为基础,完善覆盖全市的企业、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推进信用信息征集记录和查询应用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推进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与社会征信系统之间信用信息的共享互补,实现不同行业、地区管理相对人信用信息在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进行交换共享。
三、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有序开发制度,推动信用服务产品广泛运用,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试行第三方信用评估,建立健全信用标准体系。加快信用专业人才培养,推动信用管理职业培训与专业考评。
四、加强社会信用监管。开展诚信主题活动和重点行业领域诚信问题专项治理。构建多部门、跨部门信用惩戒联动机制,实行信用“黑名单”制度,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完善信用服务机构自身信用建设和服务市场监管体制,强化信用信息安全管理,严格保护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信息安全。健全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建立信用信息侵权责任追究制度。
第十五章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规划实施的机制协调、组织保障、项目支撑和监测考评,汇全民之智,举全市之力,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第一节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规划衔接,明确工作职责,落实目标任务,强化执行力,营造良好实施条件和环境。
一、完善规划体系,加强衔接协调。强化本规划作为南安市总体规划的引导地位,各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做好与本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和主要目标任务的衔接,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空间布局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
二、明确工作责任,落实目标任务。抓紧编制一批专项规划特别是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细化落实规划明确的主要任务。遵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依据本规划,合理分年度落实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把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分解到各级、各部门,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促进预期性指标的实现。
三、统筹政策配套,营造和谐环境。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充分发挥产业、财税、投资等政策的导向作用,强化政策统筹协调,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加强政策的储备、研究制定和协调落实,研究制定一系列能够有效解决突出矛盾、营造公平环境、激发社会活力的重大政策举措,为实现各项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推动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
一、谋划实施重大项目,推动规划具体落地。健全重大项目储备库管理制度,遴选一批既利当代又利长远、符合转型升级、增进民生福祉的好项目大项目。建立重大项目滚动实施机制,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项目支撑。
二、强化要素资源投入,做好项目落实保障。切实加强对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整合和合理开发利用,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优先保证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发展平台开发、保障性住房、公共服务改善等方面的土地需求。创新政府财政性资金使用方式,优化调整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证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各类项目。吸引、留住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亟需的人才,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
三、推行项目动态跟踪,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进一步落实分级管理责任,积极推行全过程、精细化、标准化、动态化管理。严把项目建设程序,规范招投标管理,强化安全质量监管。严格实施重大项目稽查和审计制度,健全重点项目在线管理系统,加强项目运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和协调制度。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评估和环境风险防控。
第三节 健全监测考评体系
完善项目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实施监督评估制度,调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共同促进规划目标任务完成。
一、完善项目评价体系,加强规划评估考核。根据不同资源禀赋、发展任务、工作重点,制定并完善有利于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差别化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要纳入乡镇科学发展观考评和部门绩效考核。完善规划年度考核和中期评估制度,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在规划实施中期和终期阶段,组织开展全面评估,引入第三方评估。
二、强化规划实施监督,推进规划有序实施。各级、各部门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主动向人大、政协报告并沟通规划实施进展。建立健全规划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推进规划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加强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发挥新闻媒体和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健全政府与企业、市民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
三、动员社会全员参与,群策群力共绘蓝图。必须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推动规划提出的预期目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的实现。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十三五”规划的宣传,让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人心,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实施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共绘南安“十三五”规划发展蓝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